责任落实不留“空白” 压力传导不留“空档” ——管城回族区促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深走实

2023-03-17 19:36:46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徐宁)管城区紧紧围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坚持“三个突出”“三个增强”,统筹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一、突出谋篇布局,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

(一)齐动员,明确“任务表”

一是积极汇报协调,得到党政主要领导支持,区长丁晓永强调,要凝心聚力做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工作,为全区各级包保干部注入“清醒剂”,提供“导航仪”,发出“动员令”。二是精心部署实施,管城区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工作专班明确组长、副组长、成员,由综合协调牵头,抽调生产、流通、餐饮负责人及系统维护员组成。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进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紧紧围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两个责任”,迅速开展行动,将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具体化。

(二)列清单,扣紧“责任链”

属地管理责任方面:对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全覆盖摸底调查,细化分层分级标准,确定包保干部范围数量。采取自下而上方式,分别建立两个台账,制定三个清单,签定一份承诺,区、办两级包保干部分别向当地食安委主任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食安委主任向当地党委书记签订,村级包保干部向支部书记签订承诺书,并逐级上报备案,将“两个责任”落实工作的要求清单化、条目化。成立督查队伍,每季度督查一次,确保“两个责任“落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方面: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按照生产、流通、餐饮等经营业态的特点,督促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三)明目标,描绘“落实线”

当前,属地管理平台上的数据显示管城区共有包保主体1777家、包保干部615人,包保比例2.9,其中,B级包保主体66家、包保干部10人,C级包保主体157家、包保干部68人,D包保主体1552家、包保干部571人。面对新任务、新挑战,管城区构建“1234”工作模式,即1:一位秘书负责联系一位B级包保干部;2:坚持人员、机制两到位;3:每个包保主体明确包保干部、企业方、市场监管员3个联系人;4:建立健全包保干部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和承诺书四种台账。

二、突出学做结合,示范带动增强“影响力”

一是坚持以会代训,做好一个“实”字。管城区在2月7日召开有区教育、民政、民宗、城管、商务、农委、发改委、卫健委、市场分中心、12个街道办事处、131个社区(村)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准备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什么是包保工作,包保工作的具体内容是做什么,向社区工作者传达了包保的重要性,以会代训。2月22日,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及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分管副职召开区食安办例会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进会;对食品安全包保工作任务再明确、再调度、再加压。各单位对标认领任务,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培训,强化责任与担当,提高包保干部的业务水平,为包保干部“包责任、保安全”奠定良好基础。有力推动了落实"两个责任"走深走实。

二是坚实精准对接,做好一个“细”字。根据《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实施方案》内容,区长丁晓永在政府常务会上对包保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包保干部要对所分包主体走到位、看到位、督到位、问题反馈到位。B级包保干部闻令而动,按照分管联系办事处辖区,短短几天内全部完成第一季度督导,督导结果自行上传属地管理平台,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C、D两级包保干部纷纷行动,从主体确认到信息备案上传、再到督导内容上报,变“单兵行动”为“联合作战”,变“花拳绣腿”为“真刀真枪”,变“来去匆匆”为“深入查访”。截至2月28日,管城区督导完成率达到100%;问题发现总数达1007个,问题发现率3.8%,圆满完成第一季度督导任务。

三是坚持长效机制,做好一个“常”字。落实“两个责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确保“两个责任”常态化有效运行,首先,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促进企业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其次,搭载属地管理平台,完善区、办、社区三级联动模式,构建包保督导、日常监管、主体责任落实、督查督办闭环衔接机制,实现督导问题一键推送、一键认领,整改情况一键上传、督查督办一键跟踪,推动“两个责任”高效运转。最后,将落实“两个责任”工作纳入食品安全年度考核内容,逐级压实责任、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在评议考核中加分鼓励;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予以考核扣分或降级评价。

三、突出督导检查,靠实责任增强“执行力”

(一)分层分类“督”,把靶子树起来

层层建立督查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两个责任”专项督查。区一级督办事处、办事处督社区,对照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要求,逐项查看工作进度和成效。对工作进度慢,落实效果不明显的单位,提高督查频次。工作专班抽专人每季度督查一次,并通报督查结果。通过加大督查力度,及时解决问题,有力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工作落实。

(二)全员全程“晒”,把行动实起来

一是管城区制作10000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信息公示栏和公示牌,张贴在学校食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商户显著位置。对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包保干部信息进行公示,对各方食品安全职责向社会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构建了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包保干部之间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目前,全区已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68 人,食品安全员5268人,做到应配尽配。二是区食安办对已包保主体数、清单上传情况、督导完成率、督导问题数在每天上午9点前进行日通报,对完成督导100%、90%以上及完成比例低的办事处进行颜色区分标注,使各办事处一眼就能看到其在全区的排名。日通报的做法助推各级包保干部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在责任上“落到点。”

(三)立言立行“改”,把标准立起来

管城区致力于收集难题、着力破解难题,各办事处在平台录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通过区食安办群反馈给专班平台维护人员,能第一时间解决的直接在群里说明操作过程,疑难杂症的当天填写工单向上级反映,随时做好沟通和纾解。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通报处置流程和反馈机制,定期将相关问题反馈至食安办,由专人汇总后进行双向通报,切实把包保责任、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做到末端发力、终端见效。

2023年,管城区将持续整体高位推进,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和工作衔接,摸排“三小”主体底数,做好系统上传工作,及时更新督导信息、问题认领,督促问题整改,扎实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形成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工作格局,全力保障辖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