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雨季不“看海” 武汉承诺3年破解渍水难题

2013-06-07 15:35: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武汉6月7日电 (张芹 高山)6月6日上午至7日凌晨,一场暴雨浇透武汉,其中江岸、江汉、硚口等地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令民众欣喜的是,强降雨并未造成城区大面积持续渍水。

  2011年6月18日,在连续4场大雨后,武汉遭受1998年以来最强暴雨袭击。三镇88处地段严重渍水,多条道路水流成河,几处立交涵洞渍水甚至没过机动车顶。逢暴雨必涝、逢涝必堵、到武汉来“看海”等成为雨季当地民众相互调侃的话题。

  在7日召开的武汉市城市排水排渍工作媒体咨询会上,武汉市水务局通报称,2011年88处渍水点,已减少到54处,包括徐东大街、竹叶山立交涵洞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渍水路段得到了基本解决。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年平均降水总量为1251.2毫米,70%集中在4月至9月的汛期。目前,该市总抽排能力903立方米/秒,仅为城市抽排水规划规模的53.5%,超过日降雨量100毫米,小时降雨量34.5毫米的降雨强度,部分低洼地区就会出现渍水。

  排水设施建设滞后、雨水排放模式单一、排水设施管养不足、湖泊调蓄能力减弱……在反复分析渍水原因、研究排水标准、校核地区抽排能力后,武汉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应运而生。

  据介绍,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总投资129.85亿,计划从2013年至2015年,利用3年时间系统完善排水体系、整体提高排水能力,实现在日降雨200毫米以内(即10年一遇)、小时降雨50毫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基本不受渍水影响。

  根据该计划,今年武汉市排水设施建设计划投资34.13亿元,7月底前完成罗家路地区、二七横路、武昌中新路、武汉火车站南出口等排水工程,投入运行常青(二期)泵站、罗家路(二期)泵站、三角路、新生路等泵站改扩建工程;力争年完成长江大道、红庙立交等排水工程建设,解决解放大道单洞门、台北路、韦桑路(81中学)、武汉火车站、徐东周边地区及红庙立交的渍水问题。

  年内还将启动一批项目,力争明年雨季前发挥作用,主要包括民生路、黄浦路、汉钢西等泵站的新改扩建工程,丹水池片区及21号公路明渠改造等排水工程。(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