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藏家乐”让地震灾区富起来 产业重建才有新生

2013-05-09 14:35:00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如今的三江从废墟里站了起来,成了一座独具藏家风情的秀美小镇。

三江镇别具特色的藏家建筑。

小楼墙上的藏家风情画。

  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孤岛宝兴县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与此同时,和宝兴县仅隔一座邛崃山脉的汶川三江镇也随之晃动了好一会,躲完地震的三江人民回去后发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房子非常结实,几乎很难看到裂缝。

  5年前的汶川三江乡,满目疮痍。汶川大地震瞬间损毁了三江乡上千座住房,境内道路损毁、桥梁垮塌,导致三江与外界、村与村之间的交通全部中断,水、电、通讯联络也都全部中断,成为一座孤岛。

  5年过去了,如今的三江从废墟里站了起来,脱胎换骨,建成了一座独具藏家风情的秀美小镇,农家乐旅游蒸蒸日上,人们过上了比震前更好的生活。

  受益于广东惠州从基础设施到发展理念的援建,三江完成了一次整体的“涅槃重生”,由一个不知名的山区小镇变成了国家4A级景区。今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汶川县三江乡撤乡建镇。

  距离“4·20”芦山7.0级地震发生已经过去大半月,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开始提上日程。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做好当前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功经验,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

  芦山地震灾区如何从废墟中站立起来,在灾后重建中实现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相邻的三江或许能够提供一份产业重建的样本。

  重建 “藏家乐”遍地开花

  在藏家风情园的带动之下,河坝村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主动建起了一座座融合了现代风格的藏族风情小楼

  时值“五一”假期,河坝村里随处可以看到游客,他们大多从成都过来,带着孩子,牵着小狗,来到三江镇感受独特的藏乡风情。

  河坝村是三江镇的门户,从成都前往三江镇,在公路上远远便可望见“水乡藏寨”的大牌坊。记者走进村里看到,村民居住的村寨是一座座藏羌风情院落,底层是餐饮、商铺,楼上可居家,也可开旅店。

  “成都市民喜欢这里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都乐于到这里来度假、养老,有时候住两三个月都不愿意走。”当地人自豪地说。

  在三江镇,有一个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藏家风情园,这是一个集“住房重建、旅游产业”于一体的灾后重建项目。

  藏家风情园里聚居着28户人家。在汶川大地震之前,这些居民都住在高山上,从事农耕。地震后,他们从高山上搬迁下来,开始种植猕猴桃,办起了农家乐。

  刘代琼就是这28户人家中的一个。她为自己在藏家风情园的农家乐取名“惠援居”,表达了她对惠州援建人的感恩。

  地震前,她一个人在家种点玉米来换粮食吃,丈夫在外打工,由于是包工头,每年能够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而村里其他人外出打工每年一般只能收入1万元左右。地震后,刘代琼只想着怎样把房子修起来,并不敢去想以后要怎样生活。她的这种想法是当时村民的普遍状态:只想着怎样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却很少有发展意识。

  为了集中安置村民,并带动发展农家乐产业,重建点选择在山脚下的烂河滩上,规划筹建一个藏家风情园。但问题出现了,大多数村民都不愿意搬进去,甚至有的人报了名后又退了。

  “我们当时怕烂河滩一遭大水就会被冲毁。”刘代琼说出了大多数村民的担心。河坝村村支书姚富荣补充说,另一方面,当时村民也在担心没地种了之后,如果没有客人来,生计究竟该如何维持。

  对此,惠州援建组和当地村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承诺将在河滩上修起牢固的河堤,并对发展农家乐进行补助,村民们才逐渐打消了顾虑。刘代琼是第一个搬进藏家风情园的村民。

  援建工作组给每户搬进来的村民提供3万至5万元的资助,用来建造新房子。这些新房都是知名设计专家的“大手笔”,外观保持了浓郁的藏家风情,采用了建设部重点科技成果——CL建筑体系技术,具有抗震、节能、保温、隔热、防潮、节材、节地等特点,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新修的防洪大堤将整个烂河滩保护起来。这几年,经过数次洪水的考验,藏家风情园始终安然无恙。

  2010年5月,刘代琼的“惠援居”正式开业。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惠援居”每年都能给她带来好几万元的收入。今年“五一”,农家乐旅馆的12个房间早早就已经全部订满。除此之外,刘代琼还在闲暇时间种植了10多亩猕猴桃,每年也能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用她的话说: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在藏家风情园的带动之下,其他村民也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姚富荣介绍说,村里这一座座融合了现代风格的藏族风情小楼都是村民自己主动建起来的。

  传承 延续发展藏家风情

  在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中,三江保留、挖掘了其藏族文化和传统,打造以“三江水乡藏寨”为主的藏家旅游集镇品牌

  三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成都平原通向大小金川知名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也是距离成都平原最近的嘉绒藏乡,是汉、藏、羌民族文化和谐交融之地,藏族民众占65%。

  汶川大地震前,离成都不到100公里的三江乡就是汶川县的旅游重镇。西河、中河、黑石河在三江乡汇合,每年都有数万游客到这里感受“三江汇流、激流勇进”的大自然气魄。

  地震前当地也有几十户人家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但远未形成规模。地震中,三江遭受了巨大破坏,全乡没有一座完好的房子,没有一条完好的道路,没有一处完好的景区,旅游业一下子“倒退了50年”。

  重建,不仅仅是房子的修建,还要考虑到产业的重建、未来的发展。“在农业、工业都无用武之地的情况下,利用震后汶川的知名度发展旅游业才是可行之道,特别是三江!”

  时任三江景区创建指挥部指挥长蔡存明说,综合考虑后,三江敏锐地抓住了未来的发展定位:打造距离大都市最近的藏族文化风景区。

  在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中,三江保留、挖掘了其藏族文化和传统,打造以“三江水乡藏寨”为主的藏家旅游集镇品牌。

  不仅要让游客来,还要让游客留得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收益。无疑,发展具有藏家风情的农家乐,为当地居民找到了一条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如今,一座座别具风情的藏家寨子点缀在山间。三江镇的农家乐户数由震前的70户增加至300余户,床位增至1500余张,预计每年将带来超过500万元的收入。

  对接三江镇的汶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代君说,以前的三江只有两条线通往外面:一条是摇啊摇的电话线,一条是连小汽车都没法通行的机耕路。如今,通过改造村道和乡道,条条宽阔的马路直通外界,交通畅通后,游客源源不断。

  在河坝村,记者看到,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停着小汽车:有的是村民自家的,有的则是开车过来住宿的客人的。去年,来三江旅游的游客达到了90万人次,留下住宿的有10万人次。

  李代君自豪地说,现在的三江人都很富裕,3000人的小镇,仅在镇上的信用社就有了6000万元的存款。而在5年之前,这个数字仅仅是1200多万元。

  镇委书记孔红永说,经过重建,农家乐成了三江镇支柱产业之一,镇上每一季度都会对农家乐的从业人员进行包括烹饪、客房服务等培训,整体上提高了三江镇的服务水平。

  以前的三江,青壮年基本上都在外面打工,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通过重建,村民们发展农家乐以及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如今的三江很少有人出去打工,三江人都觉得,留在家乡更有发展前途。

  发展

  向广东服务业看齐

  组织干部和旅游从业者前往广东学习后,三江镇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来改善整个镇的面貌

  三江的变化之快,着实让人惊喜。

  “要让惠州一直拿钱来帮助我们肯定是不现实的,但三江镇这几年仍不断受益于惠州的先进经验。”李代君说,三江镇的干部每年都会去惠州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学习现代化的农庄建设。

  李代君最为高兴的是,随着生活的改善和服务业的发展,居民们的素质也都提高了,以前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也改变了,现在村里非常干净整齐。“这么漂亮的家乡,谁都不忍心弄脏。”

  组织干部和旅游从业者前往广东学习后,三江镇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来改善整个镇的卫生面貌,开始注重细节的修饰,还专门请了清洁工人来负责马路和街道的清洁工作。甚至铺设在马路上的地板砖都经过精心打磨,专门做了压花。

  如今,原来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已经被干净平整的柏油路取代,江边被震损的房屋也被一条沿江狭长的绿化带取代。傍山一侧的房屋都按照藏式民居的建筑风格进行改建、扩建或重建,从入口处到三江乡场镇,沿途布满设计考究的路灯。走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个经过多年开发经营的景区,而不是刚刚完成灾后重建的小小村寨。

  李代君介绍,三江镇如今的服务业形成了比较先进的管理体系,政府不再是直接上手唱主角,而是成立了专门的旅游开发公司和旅游经营公司,采用先进的股份制经营形式来管理。另外还针对农家乐的住宿项目成立了民宿协会,进行相关的培训。

  在北京创业10余年的三江镇照壁村村民文燕在汶川大地震前,已初步在老家建好了一间农家乐旅馆,但是刚建好的小旅馆在地震中全部被震垮,她损失了数十万元。

  震后,由于没有周转资金,她只能暂时把农家乐放在了脑后。但很快,惠州援建组找到她,向她提供了重建的资金。她的农家乐在2008年12月24日重新开张,成为了震后三江开张的第一家农家乐旅馆。

  “援建工作组和地方政府都全力以赴地支持我。”文燕说起当年的故事仍然非常感激,她说自己的农家乐能够发展到今天,仅靠她自己肯定是不可能的。而更让当年的她想不到的是,地震之后,她的农家乐与之前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由于援建期间结下的友谊,每年文燕都会去广东考察学习生态旅游业和农家乐的发展。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她的云海山庄停业装修改造,赶在了今年“五一”假期之前重新开业。改造后的云海山庄除了住宿吃饭,还有土特产展卖、挖野菜、树屋等颇有特色的项目,而这些延伸项目都是从服务业先进的广东学习而来的。

  她说,依托云海山庄,她的重心将倾斜到附加值更高的土猪土鸡养殖业,将产业链拉长。“向广东的服务业看齐,我们才能走得更快!”

  记者手记

  产业重建才有震后新生

  大地震,埋葬了生命,震垮了房屋,也震碎了生活。含悲奋起重建家园,是灾区人民不得不面临的现实,也是掩埋过去重振未来的希望。

  在“4·20”芦山地震后,芦山、宝兴、天全三县的各乡镇受到的破坏与5年前的三江乡很类似:房屋基本损毁,基础设施基本损坏。大规模的重建成为芦山地震灾区最主要的工作。

  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各地产业的重建均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对于老百姓来说,重建不仅要“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不然房子修得再漂亮,也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三江镇,政府和援建者仔细考虑了多种可能的发展方式。高附加值的经济型农业、可利用当地优美生态和独特文化发展的旅游服务业,是适合当地实际条件、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最优选择。

  如今,需要仔细考量的是芦山地震后的重建者们。地震之前,芦山、宝兴、天全三县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各村镇,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在村内,经济缺乏活力,震后更是缺乏展望未来生活的勇气。

  汶川大地震以血泪为芦山震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灾区亟待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化悲痛为力量,科学规划、全力投入,再造一个新生活。两次大地震在地理位置上相隔不远,因此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文化条件多有类似。在产业重建方面有颇多可借鉴之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期望,再过5年,当重访芦山地震灾区时,我们也能如再访三江时的惊叹一般,见到一个脱胎换骨的新芦山、新宝兴、新天全。

  总策划:张东明

  总指挥:孙爱群 胡 键

  统 筹:梅志清 郎国华 张翼飞

  执 行:胡念飞 殷剑锋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李秀婷 杨大正 梁文悦 闫昆仑 马喜生 发自汶川、芦山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作者:王珊珊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