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果 3
车况差态度劣,道路情况不熟悉
今年1月份,一位乘客坐出租车从金水路玉凤路附近到紫荆山,出租车一直颠簸,“感觉轮子都不圆了。当时很担心,一路上战战兢兢,想着车轮可别掉了。”
不仅如此,有网友在论坛抱怨,司机服务态度差。一次放行李迟缓了些,就被司机怒斥。
其实,通过网络查询及出租车司机报料,个别司机议价、装“电老虎”、侮辱乘客等违反职业道德的事儿,都发生过。
还有些司机,尽管服务态度好,但对于道路并不熟悉。“有时候打车,去一个自己没去过的地方,司机也不知道,还说‘刚来,对郑州还不熟’。难道出租车司机职业培训没有熟悉道路这一项?”
在不少专家看来,出租车车况、司机对乘客的态度、司机职业道德及专业知识,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就是因为供需不平衡、市场缺乏竞争、行业缺乏市场化管理。
恶果 4
逼人买“私”的恶性循环
堵路堵心的郑州交通
很多出租车司机及郑州市客运管理处工作人员称,“打车难”的背后是“挤公交”难,直指公交数量不足、运力不足。
4月中旬,河南商报刊发系列报道《堵城之问》分析:公交车运力之困的根源在于路权得不到保障。
关注公共交通的市民陈先生分析,解决出行难,一方面要解决收入偏低人群的公交需求,另一方面要解决收入偏高人群的打车需求。
陈先生称,他是公司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以前出行基本靠打车。“有同事挤不上公交,就买了电动车。我出门应酬赶时间,打不上车,就买了私家车。”
但如此一来,道路愈加拥堵。陈先生说,如果出租车数量满足市场需求,打车不再难,说不定私家车的增长就不会那么“疯狂”,道路也不会这么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