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7头南非白犀牛启程赴云南普洱 担负重建种群重任

2013-03-30 21:19: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两头白犀牛准备装箱后运往普洱。 任东 摄

犀牛进入笼后等待被运送上车。 任东 摄

  中新网昆明3月30日电(记者 史广林)灭绝80年的犀牛将重现云南省普洱市。30日,云南野生动物园的7头南非白犀牛“坐”上卡车前往犀牛的原始栖息地普洱。届时,它们将承担起重建犀牛种群的重任。

  云南普洱太阳河(原菜阳河)流域曾经是犀牛广泛分布的地区。然而,自1933年最后两头犀牛被捕杀以来,这片土地已经约80年没有犀牛的踪迹。

  为了让犀牛在云南重现,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云南野生动物园启动了“建立犀牛种群”的科研项目。经过与南非长达近3年的磋商,南非最终同意云南引进9头野生白犀牛,其中两头在云南野生动物园生活,7头到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放养、繁衍种群。这7头犀牛为3雄4雌,到达中国时平均年龄4岁。2010年到达云南后,犀牛暂时生活在云南野生动物园专门划出的非游览区。

  目前,犀牛基本适应了云南的环境和食物,科研人员对犀牛的了解也更加深入。经过评估,7头犀牛已经达到前往普洱生活的要求。

  30日晚间,云南野生动物园开始启运犀牛,它们将于31日早晨抵达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

  据悉,7头犀牛到达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后,将经历逐步适应、试散放、正式散放、自然繁衍、种群重建成功等几个阶段,人工对犀牛生存的干预也将从初期的密集监测到人工、器材结合,最终最大限度降低人工对犀牛野生放养的干预。根据犀牛种群重建计划,犀牛从到达普洱到种群重建成功,预计需要3-5年的时间。

  犀牛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牛体大粗壮,体重可达2吨;肩高近2米,身长3-5米不等。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