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的病人
县里曾拨钱打了口200米的深井,但这两年水也不行了,听说水泵没下到井底
王尊祥虚弱得连吐口痰的劲儿都没有了。
河南商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蜷缩在床上,面色蜡黄,一旁放着卫生纸。
站在一旁的女儿说,父亲已经有两个月水米不进了。旁边的屋子里,王尊祥的二儿子和小儿子介绍了父亲的情况。王尊祥2012年10月被确诊患上食道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即便是保守治疗,前前后后也花掉了家里一万多块钱,并且父亲的病也不见好,“家里的经济情况也不太好,老人更是没啥收入。”大儿子王东说。
常年在外打工的小儿子王领说,父亲得这种病,可能与吃的水不好有关系。
村里人介绍说,当年县里曾拨钱打了一口200米的深井,刚开始深井里的水喝着还行,“但这两年也不行了,我私下打听,现在水泵根本就没下到井底,顶多在地下60米。”
王尊祥家里人说,即便是这样,还是比以前压井里的水强太多了,“有次用压井里的水煮绿豆,一天一夜都没把豆子煮开花。”
头顶悬着“癌症之剑”
村里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占到村子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在东孙楼村的诊所里,村医王国勇介绍了近两年来村民发病的情况。
据他不完全统计,2012年,村里因为癌症死亡的有2人(王尊山,肝癌,2012年农历七月死亡,70岁左右;王金刚,肝癌,2012年农历十月去世,50岁左右);新增患者2人(王尊祥,食道癌;王俭德,胃癌)。“但农村的情况比较特殊,有些村民即便是得了癌症也不会对外说,有的甚至到去世后很久才知道。”
“农村人跟城里人不一样,像我们村,一般家庭,因为看病花销在5万元以上就会放弃治疗。”对于这种情况他很无奈。
这几年政府每年都会组织村民去医院体检一回,“有个叫王尊正的,60多岁,去年体检时发现了有肝癌早期的症状,现在已经做过手术,正在康复中。”王国勇称。而在村里的另外一家诊所里,医生称,近两年来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村里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占到村子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老百姓有啥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
人类破坏环境的证据
污染最严重时,河两岸几乎寸草不生,四个开闸放水的工人都被河水熏晕了
关于沈丘县境内的水污染,“拯救淮河希望工程”沈丘地区负责人霍岱珊称,随着政府治理力度的加大,目前淮河的最大支流沙颍河的污染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一是因为历史欠账太多,二是因为目前供村民吃水的深水井氟含量超标。”
而长期饮用氟超标的水,有可能引起氟骨病。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沙颍河水质坏到极点,“河两岸几乎是寸草不生,槐店大闸上面的四个开闸放水的工人都被河水熏晕了。”
“沿河癌症发病率的降低是生态改善的表现,其中政府启动的洁净饮水工程也是这一现象的原因。”他称,现在的人们,要以还债的心理去做环保,“解决问题首先要承认有问题。”
在霍岱珊的办公室里,有两个鱼缸,里面养的鱼全部是畸形的,他说,每每有人来,他都会让他们看这里面的鱼,“这是人类破坏环境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