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栽树1400万株,300余万株“消失”, 哈尔滨市委党校教授于志平等认为—— 植树别光“植数” 保活才能算数
哈尔滨每年都栽大量的树木,城市变得更加漂亮了。但是这组数据不免让人有些惋惜:1999年末,哈市共有树木410多万株;2000年到2011年,哈市共植树木1400多万株;截至2011年末,哈市实有树木1500多万株。这样意味着有300余万株“消失”了。对此,哈尔滨市委党校教授于志平认为,城市绿化应该在提高树木成活率上多下功夫,减少浪费,让市民享受到绿荫。
12年栽树1400万株 “消失”了300余万株
从2000年开始,哈市每年都进行大面积绿化。2006年,哈尔滨城区种下了344万株树木,绿化建设资金投入5亿元,是近年来植树量最多的一年。2007年是哈尔滨市大规模增绿的第二年,全年新植树木200.3万株,完成中央大街等10条绿化景观大道、兆麟街等10条绿化特色街路、丁香园等一批公园、广场的建设、改造。
2008年,哈市继续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植树127万株。同一年,哈市提出建设“丁香城”,新植丁香40万株。2009年,哈市新植树木122.3万株。
2010年,哈市投资5.5亿元用于绿化,植树增绿的同时对部分街路的树木进行了移植,新植树木102万株。2011年,哈市通过更新行道树、提高树木生长势、彩化等方式,对中心城区101条街路进行绿化提档升级,新植树木71.9万株。
据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末,哈市共有树木410.69万株,2000年到2011年,哈市共植树木1400多万株,截至2011年末,哈市实有树木1500多万株,300余万株消失。
树没少栽 街头难见绿荫
1999年改造前的学府路上街路两旁全是高高的松树,有些都已经生长了十几二十年,冬夏常青。但是自从道路拓宽改造后,数千棵大树都被连根挖起移走了。此后学府路绿化改造了很多次,道路两旁被种上了新树种,虽然被修剪得很整齐,但是成活率并不高,几乎每年都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对路边的树木进行补种,而存活下来的树木由于管护不力,经常是没两年就枯死了。
哈市市民孙先生住在学府路十几年,“年年都能看到学府路在搞绿化,可就是见不到绿树成荫,真怀念从前长廊般的树林!”孙先生十分感慨。
曾几何时,哈尔滨的马路旁、街巷里,郁郁葱葱的大树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山路、三大动力路、西大直街等街路两侧都曾是大树郁郁葱葱,而现在,道路宽了,但是很多绿廊被“裁剪”成“绿线”,很多主干街路上也立着“不成气候”的新树,小树如“麻秆”,无法成荫。
家住道外中财雅典城小区的于咏告诉记者,他每天上下班都必须经过小区后门的南极三道街,这条街是5年前改造的,之后一直没有栽树,有关部门每年都说要消灭无树街,但是这条路确是光秃秃的。根据于女士的指引,记者发现开原街八区地道桥出口附近的那段路同样也没有树。
南岗区嵩山路(长江路至黄河路)约七八百米的路段都没有树,虽然改造完两三年了,但是一直没有栽树。在铁路街上,记者发现从哈站至安发桥路段,靠近铁路线一侧的道路也没有栽树;在霁虹街经纬街西侧约400米的路段上,虽然地面上挖了树坑,却没有一棵树。在南岗区的民益街,虽然人行道挺宽,但是却没有树,较宽的路段人行道上停满了机动车。
大树“消失”有4大原因
记者从哈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房地产开发道路拓宽改造迁移、重复绿化、毁绿砍树、病虫害等是造成部分树木消失的原因。
记者从哈市绿化部门了解到,多年来,因道路拓宽改造,而牺牲既有绿化树木的数量,达数十万株,并且这些树没有“回迁”。仅2010年道路拓宽一项,街路上树木和灌木搬家数量就达7万多株。哈市部分中间有绿化带的街道改造后,不仅两侧的行道树大量减少,中间的绿化带也全部消失。哈市统计年鉴数字显示,2001年哈市行道树的数量为42.7万,到了2011年减少到了28.1万。
由于频繁提档升级,栽了拔,拔了再栽,缺乏规划重复绿化使得树木增速很慢。
多年来,发生砍树毁绿而没能得到恢复的事件有数百起。记者从绿化部门了解到,10年前,在中山路从省政府到公滨路一段拓宽中,200多棵树龄在80年以上的大榆树“消失”了。
另外,虫灾、灾害性天气也是致大树死亡的原因。
外地苗“水土不服”成活率低
记者从哈尔滨各区绿化部门了解到,哈市本地苗圃可用于城市绿化的苗较少,近几年春季绿化之前很多绿化单位需要到外地购买。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园林专家聂绍荃表示,外地树苗未经驯化直接种在市区街路上,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两三年之后就会出现长势不旺甚至枯死。死了就得拔,拔了再栽,这也导致很多街路看上去都是新栽的树,树冠小,难以成荫,市民也感觉路上树少。
聂绍荃说,树木选择要严格符合“三度”即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要求,即使从同在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引进的苗木,也不适合在哈市种植,因同一树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其抗寒性和干旱性都不同。比如,榶槭是适合哈尔滨种植的树种,如果外地培育的树苗,直接移植到哈尔滨,其成活率也会大大降低,必须要经过科学的驯化才能适应哈尔滨的气候。
城市绿化不应追求“数”
省科顾委委员、哈尔滨市委党校教授于志平认为,一个城市绿化不应该追求树木的种植数量,而应该尽量去保证树木的成活率,这样市民才能享受大量绿荫。于志平表示,如果按照每年的种植数量,哈尔滨现在应该满城皆是绿树了,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他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一是制定相应的制度,将树木量化到个人,保证每个路段上的每一棵树木都是有人管理的;二是固定主要栽种树木的品种,很多外地品种并不适宜在哈市栽种,因此还是应该选用本地的灌木、乔木等作为绿化树木,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哈市政协委员孙殿君也认为,在提高种植数量的同时,应该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孙殿君说:“绿化部门应该加强对种植人员的监督和技术指导,现在实行市场化运作,绿化公司在工程量大的时候雇佣一些非专业人员进行挖坑和埋植,由于他们并不专业,所以挖坑的深浅,如何种植等都不了解,只管种上,并不在乎种植的对不对,能不能活,这就导致了很多树木种上后成活率不高。”(记者 赵政府 吴雨桐/文 左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