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在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都会是热门话题。,城镇化被视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许多行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在即将到来的城镇化大潮中看到了新的商机,这些没有大错,但必须意识到对城镇化过度的强调和过渡的预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
城镇化是一项系统规程,其复杂性不言而喻,如果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习惯性思维来开展城镇化,都有可能造成出乎意料的后果。这里涉及到一个抽象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城市是如何产生的?城市表面上是高楼大厦的汇集,是由建筑师和建筑工人建起来的。但其本质是各种资源和能量的聚集、流动和增长,是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集和能量交换,是形形色色的需求和供给的对接和适配,缺少了这些本质的东西,建筑只能是一堆空壳。
鄂尔多斯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目前这个急速扩容的城市出现了大量空无一人的楼房和街道,被称为鬼城。它以沉重的代价证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修建起高耸的大楼和宽敞的街道,却不能在短时间内建起一座城市。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建筑学教授亚历山大在他的名著《建筑的永恒之道》当中这样写到,建筑和城市中的特质是不能建造的,只能间接由人们的日常生活来产生的,正如一朵花不能制造,却只能从种子中产生营养,一朵花不是某一只无形的神奇之手用一个个细胞累起来的,它是从花的种子当中绽放出来的,是种子的内在生机的一种自然的释放,同样的道理一个城市也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建起来的。
城市的核心始终是人,建物不建人的城镇化是无根的,不可持续的。一个城市在它诞生之前必须有某种激发起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冒险的勇气和创新冲动的某种东西,创业的氛围、丰富的机会是一个城市吸引各种能量,实现城市成长和繁荣的根本,深圳就是这样的例子。城镇化、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繁荣的自燃结果,城市本质上不是建出来的造出来的,建成、造成最多能让GDP取得暂时快速的增长,但不能造就经济和社会的真正繁荣,自然也就不能造就真正的城镇化。
杰出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醒我们,社会繁荣的基础是经济繁荣,而经济繁荣的前提是社会整体创新氛围和环境的出现,而所谓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经济繁荣的表现就是创业就业机会的层出不穷。当就业、创业机会层出不穷的时候,城镇化也就不在话下了。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法国有个学者写过一篇文章叫《一个城市的预言》,它讲的是有个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虚构了一座位于南美的神奇的城市,在那里人们生活美好,机会无限,让很多的冒险者心向往之,于是人们纷纷去寻找那座城市,有人还一本正经在南美的某些地方立下了一个通向这个城市的路标,寻找这座的城市的人络绎不绝,但一时又找不到,于是他们沿着路边驻扎下来,渐渐出现了各种的店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机构,由于生意日益兴隆,商人们就干脆在这里修筑房屋、定居下来。时间长了宿营地就变了一座小镇,小镇就变成了一座城市,一个虚构的城市就这样变成了真实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