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3月10日北京讯(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国两会全媒体记者 朱霖 郝莎 付倩 殷海涛)从苏丹红事件开始,到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毒胶囊、地沟油、塑化剂……各个大食品品牌相继被曝食品安全危机,吃的安全,已经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在民众中,食品安全事件应用重典惩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3月10日,从河南团审议两院报告的会场一出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就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他提出的“应该降低食品安全事件入刑门槛”,被采访记者们叫好。
•个人送检食品不合格让人心寒
张立勇说,在参加两会前,自己专门在市场上进行了调研,在小学门口有很多不合格小食品,没有厂名厂址,没有出厂日期保质期,“他们就是故意这样规避检查。”张立勇还自己送检了一些食品,结果真的不合格“检验后发现很多食品都是汞超标、甲醛超标等,这都是严格要求不能添加到食品中。”他表示,这让他感觉非常心寒。
当前的食品安全管理,目前质量是由监督部门只管检测和生产,工商部门只管流通,卫生部门只管饭店,这样的多头管理,就造成市场上很多伪劣食品。
以前多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出现多部门互相推诿的问题,这次大部制改革,对食品安全进行专门的管理,多部门的职能进行集中管理,将有希望对食品安全更有效的治理。
•大部制改革就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谈到我国的大部制改革,张立勇说,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本身就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加强,把分散在13个部门的食品安全权力,集中在一个部门里面,就是一个力度的加强,下一步我认为还要加强行政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的衔接。
“现在衔接的还不够,我们注意到,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往往就是罚款就了事了。”他认为在行政执法部门发现食品安全案件后,应及时向司法机关移交,“有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及时移交,及时介入,公安机关尽快侦查,检察机关尽快起诉,法院尽快审理。这里面有一个认识问题,对食品安全犯罪是不是达到食品安全罪的的程度,这里面有一个不断的统一认识,需要一个协调,需要相关机关的协调。”
•降低食品安全入罪门槛
张立勇说,现在很多假冒伪劣食品,因为造这些食品的制造者,都好像不知道是犯罪,“我认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降低食品安全入罪门槛,要通过立法把门槛降下来,要像醉驾那样,只要你喝酒了就是犯罪,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要实现下重拳施重典。”
此外,张立勇还建议在降低门槛之后,还要增加罪名和罪状,“生产假冒食品过去能判刑的话,就只判个两三年,判缓刑、低刑的多,没有采取重点治乱的法治思维,应重点治食品安全的乱象,下一步要重点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建议五个罪名纳入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中
张立勇说,河南既是食品生产大省,也是食品消费大省。近年来,食品安全类犯罪屡见不鲜,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河 南法院首次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重判“瘦肉精”系列案犯罪分子,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张立勇介绍,近期,他们还在商户集中、人口密度大的农贸市场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生 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收到良好效果。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张立勇提交了《关于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五个罪名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建议》,建议将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五个罪名——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纳入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当中,从立法上表明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