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24岁脑瘫青年5年拍摄5部励志微电影(图)

2013-02-22 08:40:00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  

  见到姚凯时,正赶上北京迎来数周阴霾天气后难得的蓝天白云,坐在大落地窗前,姚凯脸上落满了午后灿烂而柔和的阳光,一如他近来的精神状态。他用不太清晰的口齿述说自己的喜悦心情,“我终于要见到领自己走上电影路的恩人啦!”

  姚凯今年24岁,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人,是一位脑瘫患者,至今仍口齿不清,走路不稳。但他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导演”梦想。2007年以来,5年间拍摄了5部微电影,还成为央视电影频道微电影的主角。渐渐地,脑瘫青年拍微电影的故事在互联网上传开,激励了众多网友,大家亲昵地称他“倔小子”。

  梦想成真遍寻恩师

  带我见姚凯的是中国雅虎网站的首席摄影记者刘伟,他正在做一组主题为“再说一声谢谢你”的公益栏目,姚凯是他长期关注的人之一。就是这档栏目,为姚凯找到了最初领他走上微电影路的恩师——韩鑑老师。

  “我和韩鑑老师是2004年初认识的,那时候他是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组的主编,我是一个残疾人,但却非常想学习动画和影视,自身和家庭的条件似乎都难以实现这个愿望,当时心里很压抑绝望。韩鑑老师了解到我的情况后,每隔一两天都会打电话关心开导我,后来他每周从周五到周日,每天都挤出1个多小时在电话里为我讲解影视知识。”

  姚凯告诉我,2009年,韩老师还曾替他支付了2万元的医疗费,他几次三番要把钱还给老师,但一直被他婉拒,后来老师为了不让他送钱,甚至断了联系。“要是没有他的帮助,我可能还在彷徨中,不当面说声谢谢,自己这辈子都会不安。”姚凯说。

  今年2月初,姚凯从辽宁奔赴北京,与中国雅虎网的志愿者们历经周折,终于打动了老师,在农历新年到来前见到了恩人。见到韩老师的时候,姚凯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一个劲儿地念叨着“谢谢”。韩老师热情地握住姚凯的手,“你真是个倔小子啊,还是被你找到了!”

  妈妈是我微电影的演员

  姚凯最初想学动画,后来因故改学DV拍摄,没想到竟爱上了这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网上看到姚凯拍摄短片的记录,他坚定执着的眼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往前一点,你站在这儿,往前看……”他指挥着现场的群众演员,告诉他们怎么说台词,怎么走位,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俨然一名专业的电影导演。

  姚凯拍摄微电影,编剧、导演、剪辑全由自己一人完成,已经拍摄了5部作品。问起他拍微电影的感受时,他说:“只要一开始拍摄,我就很兴奋,但拍完后看到自己的片子又很痛苦,觉得与原来想象的样子不同。不过这些年来,看到一部比一部强,打心眼儿里觉得喜欢。”

  在与姚凯的交谈中,他多次谈起自己的爸妈,幸福感满溢在脸上。姚凯说自己拍微电影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身体的原因,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尤其是爸妈。爸妈虽然最初反对他拍摄DV,但后来见他真心喜欢也就支持了,凑钱送他到北京学习,在资金、器材上给予了各种帮助,如今他们也喜欢上了拍摄。“爸爸有时候把自己都当成了导演,坐在摄像机前比划指挥,还像模像样的呢。”

  “妈妈还是我微电影中的演员,我拍摄的每一部微电影中都有她。爸爸、舅舅、姥姥、姥爷也都参演过。”家人的支持为姚凯坚持电影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他自豪地推荐了最新拍摄的微电影《花生仁的爱》,4分多钟的影片讲述的就是父母那花生仁般香甜醇厚的爱。“其实,每个关心帮助过我的人,给予我的都是花生仁般的爱。”姚凯说。

  好想探索外面的世界

  “我很幸运,很多人都在帮助我,我没有让家里人每天担心,也没成为家人的负担。但很多残疾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姚凯说,有几次他到公园问很多人,平时会不会主动跟残疾人说话,得到的答复多数是“不会”,原因是“不知道说什么”。于是他希望能够通过拍摄微电影来唤起大家对残疾人的关注,“我很幸运,希望他们能够像我一样幸运,得到更多的关注”。

  谈到最近的创作,姚凯说,他正在写一个剧本,是关于14岁女孩帮患病的环卫工母亲扫大街的故事。“这是真人真事,我在网上看到这篇报道,觉得这个小女孩特别懂事,题材不错。”然而,创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思路不是很清晰,没找到根本的创作动机,很苦恼。”

  姚凯说,有朋友认为他拍的短片太过平淡,难以吸引大众的眼球。要想自己拍摄的短片有更多的关注者,就需要更多地关注外面发生的事情,但是自己的接触面不广,在老家又比较闭塞,可以交流微电影的人太少了。分别时他对我说:“见到你特别高兴,今天一天讲的话要顶我平时在家一个月讲的话还多。”姚凯还在微博中写下这样的新年愿望:“希望身边多一些可以聊聊电影剧本创作的人。”

[作者:蒋妍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