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忧“里子” 后乐“面子”
有一个观点说,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地方里,浪费就是发展最大的敌人。诚斯言哉,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本来很不容易挣来的钱,浪费了一大半,岂不是以前的努力都打水漂了?
可能有人要说,人家有钱,花自己的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别皇帝不急太监急。此话说得是在理,但前提值得商榷,大家真的有钱吗?不可否认,现在大家收入越来越高,但远远没到到丰衣足食,富得流油的地步。君不见,在网上吵着要加工资的人有之,为了几元钱兄弟反目的有之,迫于生活当“绿林好汉”的人亦有之。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不是有钱人太多,恰恰是有钱人太少。
有钱人就喜欢乱花钱吗?这些有能力一掷千金的人,在创业的艰辛过程中,很多遭受过很多冷眼,受到很多非议,甚至还遭受过资金短缺的苦楚,他们更知道基业的来之不易。
既然,大家都不怎么有钱,而且有钱的人大多也知道节约,那么浪费是如何造成的呢?目前,造成浪费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攀比、奢侈”的心理作祟,怕菜点少了“没有面子”、“怠慢了客人”等,因此“宁可浪费,也不要少点”,一些食客也觉得“菜点少了,是看不起自己”,因此,无论是单位聚餐,或他人宴请,永远上一桌子菜。这种心理,从源头上造成“舌尖上的浪费”愈发凶猛。
社会的攀比心理是如何造成?说白了,还是价值观,如今,大家难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无处安放自己的心灵,那么就从钱开始吧,似乎浪费得越多,就代表越有钱,越有气度,越能让别人感到自己的“价值”。
但话又说回来,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浪费,并不是说明大家有钱,而正好说明大家没钱,因为没钱,又要装作有钱,所以只能以浪费来显示自己的有钱。这也恰恰证明了那句话,“一个人越炫耀什么,越缺少什么”。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李嘉诚先生生活俭朴,一件公文包用了二十多年破损了仍不忍丢弃,而他却舍得将巨资投入到祖国的教育、医疗及其它事业上。李先生可称得上亿万富翁,但他身上依然保存着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令人可敬可叹。
所谓的“面子”只是烟火,漂浮而过,稍纵即逝,里子才是实在的,生活不是诗,需要干货来支撑。当然,我们并不提倡对自己十分苛刻,做守财奴,而应该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能节约的尽量节约,将有限的生活资料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既利国利民,又利己。龙跃梅
减少浪费需各方监督“里外夹击”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要想有效减少直至杜绝这种浪费,需要我们大家的积极行动。
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公款吃喝的开销一年已达3000亿元”、“92.6%的严重浪费属于公款吃喝”。道理很简单,如果是我们自己花钱吃饭,基本是能节约的就节约,如果不是花自己的钱,浪费则不会心疼。此外,出现了吃不完的饭菜,如果能打包,最起码还能做到“物尽其用”。但遗憾的是,在老百姓习以为常的打包行为,在公款消费这边又好像行不通了。你想想吗,你好意思当着领导的面、当着客人的面,打包么?往往是嘴一抹,拍拍屁股,走人了。所以,公款吃喝的浪费为什么尤其严重,也在于此。
勤俭节约过日子,这是我们小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面对浪费,公款吃喝中的主角也好,配角也好,不是不知道,也可能不是不心疼,但是,钱不是自己的,省了也省不到自己口袋中,或者是礼尚往来的原因,或者是碍于面子等原因,才对铺张浪费习以为常、视而不见。这告诉我们,如何有效的建立起切实相关机制,应比简单的说服教育有效。
首先,应从制度上着手。近段时间,清远市政府出台关于会议费用的管理办法,限定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会议标准。那么,有没有类似的限定公款接待标准的管理办法呢?什么级别的人,对应什么样的餐标。把标准卡得严一些,把落实抓得紧一些,相信,应该可以有效地遏制公款吃喝浪费。
其次,各方监督力量应积极行动起来。如果防治公款吃喝浪费只是依靠政府的整风办,只是依靠党的纪检部门,恐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种监督力量积极介入。就如葛长伟书记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省驻清远新闻单位和本地媒体负责人座谈会上表示的那样,“大胆进行舆论监督,不必有顾虑”。从近段时间被媒体持续追踪的“房姐”事件,我们能看到,新闻媒体的监督已经在防治贪腐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且不可被替代的作用。
除了新闻媒体的监督,我们老百姓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如果清远多一些“拍客”,多一些“播客”,对这些公款大吃大喝的事件随时记录,随时发布,想来很多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收敛很多。
期待,在各方的积极行动下,“舌尖上的浪费”能得到有效遏制。赵强
扼杀权力寻租 从“舌尖上的浪费”开始
时下,每个人、每个科室、每个单位不免经常要参加各种饭局。据称发生在饭局上的“舌尖上的浪费”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本来,吃饭消费是一种经济行为,花钱吃饭,等价交换。从最通俗的角度看,那些倒掉的、浪费的饭菜可都是食客花钱买的,“舌尖上的浪费”也是浪费食客腰包里的钱,一般来说,只要饭菜不是免费的,浪费现象发生的概率较小。比如我们自己掏钱吃饭,尽量吃多少点多少,很少有浪费。但为何“舌尖上的浪费”如此之常见呢?只要稍微一推敲,其中原因很明显,这些浪费的不是自己的钱,或者即使是自己买单浪费了钱,但通过饭局可以挣回更多的钱,这种“浪费”是“值得”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用自己花钱”的饭局多出现在哪里?公务吃请。因此,减少“舌尖上的浪费”,规范公务吃请尤为关键。
笔者也参加过清远大大小小的饭局,虽说不上特别奢侈,但饭后大量菜肴被倒掉也较常见,虽有很多人心疼,只因是“单位买单”,不从个人腰包里掏,所以没有人去试图阻止这种浪费行为。笔者也听某些公务人员说,“单位吃饭的钱还是有的”,“经费不用完,也不能够多发到我们手里,吃掉反而更好”云云。因而每到年终,各种单位聚餐、吃请一波接一波,年底突击花钱,“餐桌上的浪费”便大量出现。
其次是吃请中的浪费。如某工程老总宴请相关公务人员,最终由私人买单,为了表示盛情,餐桌上点了满满一桌,但最后满桌菜都是“浅尝辄止”,浪费一大半。这种浪费虽是由某人掏钱,不是公务经费买单,但通过吃饭可以为他带来更多利益,他“浪费”是划算的,因此这种“吃请中的浪费”也很常见。
以上涉及“公务吃请”的两种浪费,表面浪费的是粮食,实际上是“乱花公务经费”,涉嫌“权力寻租”,因此,笔者认为,对症下药、规范“公务吃请”,可大大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首先是规范各种公务经费的使用。笔者认为,部门单位可对“公务饭局”订下人均标准上限,对超出上限的消费部门不予报销,这样吃饭的钱少了,可点的菜也就少了。其次,部门单位应明令禁止公务人员接受他人“请客吃饭”,否则按照违纪或变相受贿处理,纪检部门接受相关投诉举报并及时进行调查,形成对接受吃请的强大震慑力。张俊
专题策划:梁有华 专题统筹:杨世华 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