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的情缘
"山西煤老板"是继"晋商"之后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善于和媒体打交道,有的甚至从未在公开媒体上亮过相。走近这个被浓烈夸张的群体,你会发现,那种混合了现实与想象,甚至富有传奇色彩的描绘,也有一定的误读成分。"煤老板的财富积累较快,奢侈消费甚至畸形消费确有其事,但并不能覆盖这个群体的所有人,需要从很多层面去解析这一现象。"这是笔者调研后得出的结论。
舆论的关注也许缘于煤老板的财富暗存"灰色"。有专家认为,煤老板财富积累得利于经济大发展的好时机,得利于资源赋存和区位优势,得利于煤炭开采政策的不完善,三者缺一不可。特别是产权的不清晰导致行为的短期化,在当时的短缺经济背景下,煤矿主更多考虑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投资回报最大化。在煤价高扬时只要挖煤就可获得超额收益,煤价回落时只能坐吃山空,就是在这样的"繁荣与衰退"中,诱人的"资源馅饼"演变成可怕的"资源陷阱"。
"灰色的财富,只应享有灰色的人生",这显然带来道德苛求的不公平。外界看到的只是成功者的盛宴和奢华,却没有看到借高利贷无法偿还、倾家荡产后背井离乡的惨状。一位昔日的煤老板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当了老板20年,18年的春节不回家"。凡是从十几、二十年前开始开煤矿,并能够坚持到今天的煤矿老板,多数都经历过一段极其灰色、难堪的日子,随着市场的转暖和煤价的上扬,这些煤炭行业的坚守者被"资源红利"砸中,获得了可观的资源财富。他们看过冰冷的脸色,也看过谄媚的笑容,曾经的挫折和冷遇使他们已经"没有了性格,见谁都不敢发脾气,而有的煤老板就拿钱撒气寻找心理平衡。"财富的骤然聚集及伴随而至的心态巨变导致部分人群希望通过炫耀式消费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有一份关于本土性问题的研究报告称,本地企业,特别是无法挑选和迁移厂址的资源型企业,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融合性明显多于其他企业。因为这类企业是草根企业,也是民本企业,它的触角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之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人情、人脉,离不开百姓的口碑。考虑到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企业做公益事业、尽社会责任,半是出于自愿和道德责任,半是出于无奈,甚或各种压力。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以本乡本土为主要对象,尚未完全脱离社会、经济等朴素传统的公益行为和社会责任行动,是相当普遍的,并受到当地百姓认可的。因为不这样,会被乡里乡亲的唾沫星子淹没。当然,富起来的资源型企业主,也渐渐地意识到,社会责任是他们价值实现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他们作为成功人士得到社会认可的必修功课。这一点他们做的并不比其他企业差,坦率地讲,也许更好。
香港首富李嘉诚说过,"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可是,有一部分在短时间内坐拥巨额财富的煤老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我的钱我做主",不顾及公众的感受,不考虑社会公众的心理中,有意无意间制造了阶层对立,被世人嗤之以鼻,受到外界的批评。探究其因,一方面固然是依赖资源开采为生的企业家片面追求企业利润,担心承担社会责任会给企业带来额外负担。更主要的是,企业家素质的提升速度未能赶上财富的积累速度,对社会责任的领悟与把握能力未能与企业的快速成长相匹配、相同步,而出现了另一种版本的"资源诅咒"现象,受到了格外关注,甚至围观、拍砖。
"煤老板现象"是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产物,它的背后,既有企业家自身、社会、公众等多方面原因存在,也有国家的资源、价格、产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制度和政策的完善,以及企业家素质、责任感的提升,这种现象迟早会消失。
理性的思考
"利之本在于德与义,不求为利之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利益调节方式,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还可以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公信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履行社会责任,必将更好地体现企业家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需要地方政府、企业自身、社会各界及舆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各级各部门对民营企业要像国有企业一样同等看待,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对民营企业给予热情的服务、帮助、支持和引导。"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的一席话,温暖了无数煤老板的心,更加坚定了他们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心。政府管理多一分引导,多一分保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多一分自律。在国家层面,应积极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来引导、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提升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制规范化水平,构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规范企业行为,督促履行责任,使企业严格在规制的轨道内运行。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应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对坚守诚信、依法经营、合理纳税、对社会公益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民营企业加以褒扬和奖励,形成民营企业的外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为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必要的条件。
"暴利时代"终将远去,"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首先要保证企业良性发展,为社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才有能力更好地回报社会。对于资源型民营企业来说,也才有能力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节约能源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企业自身多一分责任,多一分担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多一分自信。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聂春玉向全省民营企业提出"坚持解放思想,做先行先试的竞跑者;积极创业进取,做转型跨越的推动者;强化守法意识,做依法经营的自律者;恪守传统美德,做晋商精神的传承者;强化社会责任,做共同富裕的促进者"要求,希望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进产品升级,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真正成为负责任、讲信誉、可持续的企业。企业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加强道德文化修养,进一步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努力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责任是一种力量,不仅推动一个企业成长壮大,更将推进一个民族发展进步。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应有之义,使命光荣。社会各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多一分自愿。处在经济转型期的民营企业,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理解,社会各界应当用更多理性、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社会重视是企业认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下企业才能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切实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正如山西省工商联的一份调研材料所言:全社会共同富裕,是老百姓最朴素和善良的愿望。先行富裕的群体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胆识、勇气,通过依法经营的手段走上富裕的道路,他们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并且带领其他人也实现了共同富裕。对于这个群体,社会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肯定和尊重。社会应当形成一种尊富重商的文化氛围,让更多的人走上创富奋斗的道路,这是实现民富国强的必由之路。
社会和谐发展需要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舆论媒体多一分宣传,多一分褒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多一分自觉。新闻媒体应大力弘扬和宣传民营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向更高层次持续健康发展。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企业承担责任的社会大环境,褒扬善行、谴责恶行。应通过适当方式,劝导对"煤老板"的过度围观。守法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属于社会的稀缺资源,需要"松松绑、透透气",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关心,营造更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对社会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美丽中国"和"五位一体"建设重点的提出,为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开辟了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形式将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中央批准把山西设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省委省政府提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战略目标,需要一大批脚踏实地的民营企业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登高望远、争先发展,不断进取、戮力转型,富而思源、回报桑梓,秉承传统、张扬新风,发扬晋商优良传统,高举晋商精神旗帜,展示出新时代晋商的新风采。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和鼓舞下,山西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持续健康发展的春天!山西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前程似锦!
(方祥华 张居栋 本调查由山西省工商联组织,署名者为执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