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此次重污染过程
●1月10日-13日
连续四天污染级别维持在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水平,其中11日到13日都是严重污染。
●1月14日
北京空气质量持续重度污染,气象局发布霾橙色预警。预警中提示“预计今天白天北京仍维持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
●15日夜间
北京市将受到一股较为明显的冷空气影响,地面转为冷高压前部,偏北风达到三到四级,北京以及周边区域的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的清除,本次大范围重污染的过程基本结束。
●16日-17日
预计空气质量可以达到优良级别。
3 应急方案为何不上升到区域层面?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联控阻碍
从此次污染过程看,特别是几个大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互相之间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柴发合认为:“如果大家浓度都能下来,整体的污染水平就下来了。单单依靠每个城市自己控制不行,需要进行联防联控。”
有专家介绍,2008年8月7日,北京突然出现了雾霾天,为了实现对奥运会空气质量的承诺,当晚,除了北京市已经实施了工业停产等措施之外,北京联手周边7省市,强行将一些电厂、工业等停止。其效果是明显的,8月8日,北京虽然有雾,但几乎没出现霾。
但是,该专家表示,奥运期间是特殊时期,为了国家形象可以动用强大的行政手段,放在平时,如果区域之间不形成共识,实现联合控制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谢绍东表示,北京和周边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是大气联防联控之间最大的困难。
他说,此前专家呼吁大气联防联控已经多年,但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考虑各种不同利益的声音,比较犹豫。此外,也有人担心预报不准的问题,这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还有人认为,即使采取了应急措施,污染可能还是这么重,认为做和不做效果一样。
“总的而言,还是把经济看得比较重。”他说。
柴发合介绍,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了大气联防联控的“十二五”规划。他认为现在应该以此次污染事件作为契机,加快加大规划执行的力度,或者至少在规划的基础上,优先建立起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机制。
■ 措施
环保部:保障民众知情权
要求各地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重点区域联防联控
新京报讯 昨日,环保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并落实重污染天条件下的应急预案。
根据环保部通知,今年1月1日以来,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及时发布PM2.5等监测数据,对于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知情权、防范污染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和气象预报分析,目前,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仍在持续,多地遭受严重污染。
环保部要求,在特殊气象条件下,各地环保部门要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的值班制度,严格监测质量管理,保障监测设备稳定运行。对于尚未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城市,环保部再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前实施新的空气质量标准。
环保部要求各地环保部门加强部门会商,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介,向受影响区域的公众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根据通知,各地要落实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预案。需根据污染级别,建立响应机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环保部通知还要求各地在重污染发生时,抓好工业烟粉尘、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在重点区域建立最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制度。
此外,要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建立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增强区域治污整体合力。
据了解,此次污染严重的石家庄已于昨晚制定了最终的预警应急方案,包括建筑工地一律停止施工;市属机关、事业单位停用30%公务车;各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等9条强制措施。
■ 他山之石
美国加州 跨地域成立空气管理局
加州曾经发生极端烟雾事件。为改善当地空气质量,圣伯纳蒂诺、河畔地区、洛杉矶郡等共同成立跨地域的加州南海岸空气管理局,其在各地的分管机构负责该区空气污染管制,尤其是固定污染源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该机构理事会于每月第一个周五开会,听取执行长官或新方案提议者的报告、商讨政策规划,或举行听证会,并将最后决策交由执行办公室具体执行。SourcePh"> A06版-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金煜 邓琦 韩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