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国际舆论认为,此次会议体现了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而且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中国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巴基斯坦战略研究所中国问题中心主任菲扎尔·拉赫曼说,中国农村工作进步很大,成效显著。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也使中国农民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学习先进技术,素质得以全面提升,这些都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体现了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农村工作的重视,有利于中国城乡全面协调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他还认为,未来中国可以在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对本报记者表示,2003年3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专门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标志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基本形成,这是很大进步。但由于各种原因,土地流转的规模还不够大,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今后还需要进一步促进土地市场平稳发展,建立相应的市场机制,使土地能够更为有效地分配。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安德烈·卡尔涅耶夫称,外界高度关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因为它代表了未来中国政府工作的一个优先方向。他建议未来中国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现代化,以及加强农村金融、卫生等方面的建设。
印尼《国际日报》网站刊登文章介绍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做出了系统总结,并对2013年中国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整体竞争力
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马埃斯特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过去数十年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中国的农村发展水平与中国整体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之间仍有差距,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的不协调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马埃斯特罗表示,中国政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一向都非常重视,未来中国的农村发展仍然离不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应当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建设中来。在马埃斯特罗看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大有潜力可挖,农村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路透社日前评论指出,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城市建设的大力投入,中国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成功脱贫。未来在中国长期的经济改革过程中,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仍是其中最艰巨的任务,解决好千万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教育、健康等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重要措施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发表文章《中国誓言进行农村改革以增加人民收入和刺激消费》。文章称,会议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要求中,“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这一要求反映了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注意力放在改革土地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和鼓励农民工进入城镇以刺激国内需求上面。
澳大利亚资源公司首席执行官、金融专家斯托伊科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总结过去10年农业发展成就的同时,提出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农业领域存在的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这一重要问题,不仅对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对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沙特“召唤”新闻网站23日发表评论认为,这次会议制定了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农村工作计划,为改善中国农村发展环境、科学发展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该网站认为,中国农村未来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助于维护本地区的粮食安全稳定,也值得其他国家在农业发展时借鉴学习。
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鲁斯兰·伊兹莫夫对本报记者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他认为,本次会议提出农民增收力争超城镇居民,是实现十八大制定的“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缩小中国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利益的关切。他还说,会议关注的保障粮食供给与安全是全球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地区重要的粮食产销国,愿与中国在粮食进出口等领域深化合作。
(本报记者杨迅、牟宗琮、暨佩娟、张晓东、白阳、丁大伟、庄雪雅、李景卫、刘睿、黄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