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专家评《1942 饥饿中国》:填补一段历史的真空

2012-12-18 21:28:28 来源: 河南商报
字号  

答记者问

书中细节和采访历程成为焦点

12月4日,在中国出版集团举办的《1942饥饿中国》新书发布会上,《北京日报》、《北京晨报》、《光明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新华网的记者纷纷对河南商报创作团队提问。商报节选部分提问内容,也许从中可以看到关于这本书的背后。

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问商报记者。第一,在书中提到1944年开始反攻的时候,河南人对汤恩伯的军队非常不满,起来缴获他们的军械,俘虏了5万人。但是我看到这个问题在网上引起了一些争议,我想知道一下实际的采访情况。第二,关于日军放粮的事,这个问题也是有争议的。咱们在书中说到,采访的那些人说没有看到,认为也是一个虚假宣传。因为在《温故一九四二》里面也提到说,日本人救了河南人。

李肖肖(河南商报记者):首先关于日军放粮,我当时咨询了至少3位以上的历史学家,他们认为,日军放粮这块儿,没见记录,采访中也没见老百姓说起,目前来说学者是不太认可这条的。

另外,关于解除国民党武装,目前有肯定的说法。中原会战失败后,豫西有一些民众解除了国民党军队的武装,河南省社科院的王先生给我们讲,民众不一定是种地的老百姓,主要是一些地方武装,但地方武装也是由当时一些没饭吃的老百姓组成的。

记者:关于寻找灾荒的亲历者,过程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困难?咱们寻找的方式是怎样的?

肖风伟(河南商报记者):就是靠自己去寻找。比如在西安、在宝鸡,去河南人聚集比较多的地方,看街上的老人,感觉有七八十岁的,就问问他知不知道逃荒旱灾这件事。通过这一个人,我们能联系到两三个,继而找到一个群体,就是这么慢慢找过来的。

孟磊(河南商报总编辑):他们采访回来,说确认这个东西,采访方法还是挺原始的。先是找到研究历史的人给他们推荐,第二个是找到传说当中河南人逃荒的要点和聚居地,第三是找年龄大的人。

记者:怎样的因缘际会,让中华书局和河南商报走到一起,来出版这本书,选题的缘起是什么,是不是跟电影也有关系?

关国锋(河南商报副总编辑、采访中心主任):这个选题我们2009年的时候就准备做。做新闻的讲究新闻由头,当时没启动。对这个选题的坚持,一是作为河南人,我们特想知道这段被掩埋的历史真相;二是我们坚信这段历史该有它警示当下、昭示未来的珍贵价值;三是作为新闻记者,我们应该在探寻和揭示真相上担负责任。

我们在做这一选题时就达成共识:我们要采写的是新闻,更是历史。

对书的出版,我给当时负责联系出版社的总编办主任下了一个任务,就是一定要找国内顶级的出版社,否则对不起这本书。很荣幸,我们这本书被中华书局相中了,而且我听说出一本书从选题到出版,最少得三个月,一般是半年。但他们特事特办,仅用了一个月就完成此书。

专家点评

感谢商报,填补了一段历史的真空

三门峡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石耘:(《1942饥饿中国》顾问团成员)

几年前,参加一次座谈会,一位老人讲起1942年逃荒的事情,现在老人已不在了。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都已逐渐离我们而去,而关于他们的记载,却又是那么少。

感谢河南商报记者,赶在这些老人离去之前,替我们打捞了一段珍贵的记忆,填补了一段历史的真空。

河南是个多灾之地。在金戈铁马的年代,兵家常用“饮马黄河”,来形容他们得到中原的自豪感,但这背后,却隐藏了老百姓多少的血泪。优越的地理位置,没给河南人民带来丝毫好处,连连兵祸,加上黄河不时泛滥,使得河南与灾难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逃出一条生路,一家人甚至一个村子的人沿着陇海铁路线西行,穿函谷关、过潼关,走进八百里秦川,希望在相对安稳的秦川道上,寻到自己的落脚地。

《1942饥饿中国》让我看到了灾民绝境求生的艰辛,同时也看到了他们人性的光辉。这是我们民族力量和希望之所在。

[作者:  编辑:王静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