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白鹿原》编剧揭秘幕后细节 吐槽王全安拍不合适

2012-09-20 10:27:00 来源: 信息时报 
字号  

名编剧芦苇曾为《白鹿原》写了七稿剧本。

  王全安执导的《白鹿原》历经重重波折终于在9月15日上映了,不过普遍评价都是上映版情节有点支离破碎,不足以重现原著的精髓,进而期待王全安最初剪的210分钟“完整版”。然而,“完整版”是不是真的如当初名人试映场口口相传的那样好看呢?曾为《白鹿原》写过七稿剧本的著名编剧芦苇显然并不这样认为,他在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讲述了《白鹿原》历经10年拍摄的幕后,虽然王全安的《白鹿原》用了芦苇所写剧本的情节,但芦苇并不愿在编剧中署上自己的名,他坦言:“虽然用了我的东西,但因为精神气质不是我的,不是我心目中的《白鹿原》。”同时,说到改编《白鹿原》哪个中国导演能胜任时?芦苇表示:“按照中国电影人目前的状态,最好还是搁置起来,不要拍,不要糟践了这个题材。现在中国电影界,在当下精神萎靡、只知媚俗的世风下,不要动《白鹿原》。”

  电影版《白鹿原》:散乱无章,指向不清

  目前,影院上映的155分钟版本,不少观众囿于其历经的磨难都给予比较宽容的评价,进而对王全安最初剪的210分钟版本有颇多期待。编剧芦苇是看过最初220分钟版本的《白鹿原》,他的评价是看电影和看剧本的感受一样,散乱无章,指向不清。

  芦苇还表示对《白鹿原》的评价也是看活不看人,批评《白鹿原》的质量也是基于这个原则。他说道:“我通过看王全安的剧本,知道了他对《白鹿原》的理解水准的程度,我们平时讨论是务虚的,但是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看他一稿。我看了剧本之后,单从剧本的创作水准判断,对他做导演还是打了大大的问号。我觉得王全安的剧本,情节散乱,人物众多,包括了郭举人、白灵、朱先生,这些人都有。我坚持一个电影剧本里,主角最多不能超过7个人的原则。王全安现在才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他现在也这么说,但是最早是我说的。我反复强调剧本不能超过7个人,但是在他的那稿里人物很多。其实这部电影,只要白嘉轩、鹿子霖两个角色成功了,电影也就能够撑起来了。”

  同时他也不认同王全安拍摄《白鹿原》的手法,他说道:“我觉得《白鹿原》是正剧、悲剧、情节剧的类型,但按王全安的老路子,以纪实片的风格、镜头语言来拍,必然超长,剪不进去。因为纪实类电影长镜头多、跟拍多,但《白鹿原》是不是这个类型,不能以这个方法来做,所以我感觉这个电影的镜头语言游离不清。这倒不是内容容量上的,《霸王别姬》的内容,时间跨度一样半个世纪,为什么《霸王别姬》能剪进去,但《白鹿原》两个半小时肯定剪不够。但三个半小时的长度肯定不行,影响排片和票房。这是他思想上没有做好准备。”

  王全安与导演人选:不会因《白鹿原》失色,而否定王全安

  2002年,西影厂开始准备拍摄《白鹿原》,并委任芦苇为编剧,从2003年到2007年,芦苇总共写了七稿剧本。然而,在其后的剧本送审中,芦苇发现剧本不是自己的而是王全安的,但编剧名字仍署了芦苇。王全安解释,当时因为芦苇写了两稿剧本都没有通过,他迫不得已自己上阵,16天时间写了一稿剧本,送去审查一举通过。芦苇表示这种说法是后来才编造出来的版本,当时他确实写了两稿剧本,但都只是交给西影厂,根本没有送到北京。而在《白鹿原》研讨会上,芦苇出于让《白鹿原》过关的考量,没有当场拆穿,而且王全安也是经由他举荐为导演人选的,他自省觉得荐人不当应负主要责任,同时他也愿意相信王全安此举(换剧本)是水平问题,而非人品问题。

  这个事情还是发生在2004年,其后《白鹿原》因为资金问题被搁置。之后,芦苇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剧本,然后联系、举荐导演,“大概是2005或2006年,陈凯歌有次来西安,我请陈凯歌到西影厂,谈《白鹿原》拍摄一事。当时陈凯歌说,时机不合适,他手里有别的项目(《无极》)。在2006年、2007年,我找到了张艺谋。当时他正在拍《黄金甲》,我专门去剧组看他,他还让我参加了《黄金甲》剧本的讨论。同时,我也把《白鹿原》提出来,希望他能接受这个题材。张艺谋也是陕西人,是在这方水土上长大的,另外我和他合作过《活着》,于公于私,他都有可能接受这个项目。当时他对《白鹿原》很感兴趣。后来我又跟他通过多次电话,《黄金甲》拍完之后,他一直在等北京奥运会的消息,如果那边没落实下来,他就会来拍摄《白鹿原》,后来他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上《白鹿原》的事就又搁置了。”

  而王全安从2009年开始筹划《白鹿原》,芦苇表示:“但他从没有和我联系过,连一次电话都没通过。奇怪的是,他还是我推荐出来的导演。”原来王全安还在北京北飘的时候,芦苇在朋友童小风的介绍下,说服西影厂用60万元买下王全安作品《惊蛰》版本;接着又推荐王全安为《白鹿原》的导演,而在2005年《白鹿原》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芦苇又举荐王全安拍了《图雅的婚事》,这部影片为王全安拿到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说到对王全安的评价,芦苇表示:“我觉得王全安拍《白鹿原》不适合,拍《图雅的婚事》适合。《白鹿原》的电影类型是正剧悲剧,对导演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图雅的婚事》是纪实类型的家庭伦理剧,它的规模要比《白鹿原》小得多。王全安的长处在于能胜任纪实类型的电影表现手法,但不适合拍《白鹿原》这类正剧悲剧。当然不能因为《白鹿原》的失色,就否定了他的其他才华。

  芦苇是谁?

  他是《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的编剧。《霸王别姬》是什么?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拿了金棕榈的中国电影。《活着》是什么?是张艺谋美誉度最高的电影,是帮葛优拿下第一个华人戛纳影帝的电影。《图雅的婚事》是什么?是帮王全安拿到柏林银熊奖的电影。

[作者:张曦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