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17年感受郑州巨变 房价从每平方米600元飙至6000元

2012-08-02 10:46:38 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字号  

D

这些年房价的增速 让“折腾”的人先富了起来

“过去这些年,有过多次买房卖房经历,开始是为了不断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后来融入了投资保障的成分,再后来甚至考虑到了未来养老的成分。”长时间在楼市交易市场中活动的张女士表示,通过这么多次买房卖房的经历,自己不仅挣到了百万元以上的钱,改善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质量,更开阔了视野,把投资的目光放到了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对投资房产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以郑州为例,房价在这十几年中狂涨12倍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发达城市更是十几倍地上涨,十几年中谁如果像张女士一样英明决策,投资果断,基本上挣个盆满钵满,落个笑逐颜开,谁如果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则错过一次又一次机会,只能是后悔不已,唉声叹气。过去十几年中,每次在出手购房时,一般购房人群总认为房价已经过高,肯定会跌。回头看看十几年来的楼市,有一种现象一直在上演。大家永远觉得当时的房价过高,并且总可以拿出一大堆理由来论述,总说这样下去要崩盘,承受能力总有一个时间差。房价3000元/平方米时怀念2000元/平方米,房价5000元/平方米时怀念3000元/平方米,房价7000元/平方米时怀念5000元/平方米,现在东区某些楼盘房价每平方米近2万元时,觉得要是有七八千元/平方米,实在是太好了。

E

是钱贬值太快,

还是房价涨得太快?

28岁的杨帆,在众多同学和同事眼中是个“潜力股”——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知名企业、月收入8000元。“一个多月的看房经历,是我人生中最有挫败感的时候。”他说。

是否收入太低?杨帆工作近四年,前三年月入5000元,而今8000元,远远超过官方公布的郑州白领的平均工资。是否花钱太多?每月租房1500元、交通通讯800元、应酬2000元,过半工资没了,可他住的还是上下班半小时车程以外的房子,“下馆子”吃饭的次数也不是很多。想买房是否太早?杨帆说他和女友已恋爱四年,准备婚嫁,况且今年已满28岁,一晃就是“而立”之年了,买房已是“刚需”。

“一番反思和对比之后,我发现只能说是房价涨得太快,钱太不值钱。” 杨帆无奈地说。

事实上,“买房难”问题早已被广泛承认和引起警惕,从历年的房地产调控就可见。2005年以前,尽管已开始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但是总体上看,对房地产市场还是鼓励发展或促进发展的。2005年后,房地产进入宏观调控密集期,从当年3月26日的“国八条”开始,至今六七年时间里,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六条”、“十五条”、“国十条”,“新国十条”、“新国五条”、“新国八条”等等。对房价的用词也从“稳定”、“控制”、“平抑”,直至今年的“回归到合理价位”。

然而,人们的感受似乎是房价越调越涨。究其原因,调控政策的科学性首当其冲地受到质疑,接下来,供应总量和结构对需求的偏离、经济增长中贫富差距拉大、货币超发造成货币贬值等等原因也被揪出来。2007年开始,对于房价上涨过快问题的反思,开始落到保障房旷课上,尤其行业内人士,更加希望赶紧实现“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房价交给市场,住房保障交给政府,实现商品房和保障房并行的住房双轨制;2010年开始,有关土地制度的问题也被摆上台面,对于房价问题的深究,逐渐延伸到是否需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打破目前一元化的土地供应,以促进商品房和保障房的有效供应,从根本上平抑房价。

当然,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是在不断提高的,这个客观条件也不容忽视,只不过,它远远不及房价的涨速。因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如80后杨帆,他们离购房梦越来越远。

[作者: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