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冰火两重天”导致亚健康 敷贴后最好远离空调

2012-07-23 14:13:00 来源: 长沙晚报 
字号  

  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赵鸿 胡翠娥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新宇  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晓屏 治未病中心主任、副教授

  【核心提示】

  每年入伏后,冬病夏治、敷贴疗法备受市民青睐。专家提醒,三伏贴、三伏灸、三伏熨、三伏补综合运用,效果才佳。此外,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在饮食、生活上要有所节制,不要贪凉。

  “冰火两重天”导致亚健康

  入夏后,医院有不少这样的病人,每天频繁进出空调房,导致腰、颈、膝、肩等关节处发病,甚至有的还出现腰酸背痛、记忆力减退、脱发、肾虚等症状。

  此外,有的人一到天凉就容易干咳,周边同事一感冒自己也会“惹”上,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易治愈,三天两头就感冒……这些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现。近两年在冬病夏治门诊中,不少亚健康族来求治。

  专家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多数都有畏风、怕冷等阳虚表现,稍微受凉后易患感冒、气管炎,甚至肺炎等疾病,而冬病夏治能帮助他们提高免疫力。

  “压力大、少运动引起疲劳综合征。”专家称,以往来医院接受冬病夏治的大多是老年人、儿童、体弱病人等。但如今,中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因压力大、超负荷工作、睡眠少、缺少锻炼等,导致身心疲惫,出现持续疲劳、肌肉关节痛、咽喉部疼痛、记忆力减退、脱发等症状,而冬病夏治能有效改善这些症状。  

  “三伏贴、灸、熨、补”宜综合运用

  温阳祛寒三伏贴:三伏天将温阳祛寒的药物研为细末,用药汁调匀,制成药饼,敷贴在人体相应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达到振奋阳气、温通经络、祛除寒邪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温经开穴三伏灸:三伏天用艾绒隔姜片放置体表穴位上烧灼、熏熨,借灸火的温热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虚助阳、扶正祛邪的一种外治方法。

  温通止痛三伏熨:三伏天将特制的药物研成细末,用香油、醋调匀成糊状,涂敷于穴位或体表的一定部位,并用红外线治疗仪均匀加热,从而达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化瘀止痛的一种外治方法。

  温养脏腑三伏补:三伏时节,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内服温补汤药,易治寒性病症。如和卫温肺合剂,可调和营气、温润肺卫,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化湿温胃合剂可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化湿和胃,达到调和脾胃的目的;补阳温肾合剂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达到保元阳、固根本的目的。补肺健脾合剂、健脾化积合剂可健脾补肺、益气和中,达到帮助儿童充实肺、脾、肾三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以上疗法宜综合运用,效果更佳。

  别吹空调否则影响药物的渗入

  专家强调,敷贴疗法治养结合效果最佳。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饮食宜清淡,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不宜过食肥甘厚味。

  尤其要远离空调,因为进入空调房后,皮肤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还应少吃冷饮,冷饮不但伤及脾胃,还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疗效。

  保证充足的睡眠可放松肌肉、缓解情绪,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乐观的情绪可使肌体免疫力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适度的锻炼可增加肌肉协调性,鼓舞阳气生发,增加汗液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人体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易渗透到体内。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三伏”和“三九”作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阶段,是人体功能最易受干扰的时段,也是最适宜于调整人体功能的时机。这两个时段穴位贴敷,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

  还应遵守固定疗程。冬病夏治敷贴治疗3年为一个疗程。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

[作者:张艳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