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年中最热,大暑养生保健康:饮食清淡勿贪凉

2012-07-23 13:52:0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  

  22日进入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此时大家该如何进行自我保健呢?

  饮食清淡勿吃太凉食物

  专家提醒市民,大暑养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注意避暑,尽量避免在中午从事室外活动。从事室外活动最好选择早晚较凉时分。如果不得不在中午从事室外活动,则要多喝凉水,但不宜多喝冰水;还应多喝解暑降温的凉茶、绿豆汤等。

  二是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宜吃太热气的东西,冰冷的东西也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冷饮。时下这种天气,人体内较热,一旦吃入过凉的食物,寒热相激,肠胃本身比较薄弱的人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是要注意休息。时下暑性炎热,容易耗气,正常人都会觉得乏力,所以最好能够早休息,尽量不要熬夜。

  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营养为主,要保持蛋白量充足,多吃鸡肉、鸭肉、豆腐、鸽子肉等,这类食物益气健脾、开胃、利于消化;多吃冬瓜、芥菜、西瓜皮、叶子菜等;适当吃些消暑水果,如雪梨、山竹、西瓜等,但不能过量。

  同时适宜多喝补气、消暑、开胃的汤,如马蹄、薏米、花旗参炖瘦肉或鸽子汤,加少量陈皮或生姜;多喝绿豆、红豆糖水,糖水中绿豆、红豆各半,加陈皮、生姜少许,冰糖适量。温补的东西则不宜多吃,如狗肉、羊肉、红参、鹿茸等,这些东西等到秋冬以后再吃更适宜,以免引发一些病症。

  在大暑季节,人们的饮食存在一些误区,喜欢吃太凉的食物。其实,天气虽然炎热,但人的阳气普遍偏弱,因为消耗比较严重,所以最好吃甘凉清暑的食物,而不宜吃苦寒、大寒的食物。

  静心养生防“情绪中暑”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夏季情感障碍症”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

  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即人体的精神心理、心态情绪会随着自然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气候变化会引起生理和精神情绪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现代医学生理学也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多种症状。“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甚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所以,人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来防止“情绪中暑”的发生:

  第一,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一片绿林、一片蓝天等,平静一下心情。

  第二,要保证睡眠。情绪与睡眠亦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

  第三,要调剂好饮食。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

  第四,要注意养气。日常生活应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综合)

[作者:张艳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