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媒体称我国现有77个专门环保法庭多无案可理

2012-06-06 04:57:00 来源: 央视《新闻1+1》 
字号  

  《新闻1+1》2012年6月5日播出节目《保护环境的权利!》,以下为完成台本

  主持人 劳春燕: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1+1》。

  今天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在中国的主题是一个问句,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对于这样一个问号我觉得很多朋友都非常自豪地点头回答,是。因为他们不仅仅崇尚绿色消费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还为保护环境做了很多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又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中国环保进程的事情,比如说PM2.5。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世界环境日”,国信办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环保部以年度总结的方式公开发布了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而在会后的答记者问环节,记者们的提问自然少不了那个敏感的数据。

  记者:

  吴部长您好我是中国日报的记者。

  记者1:

  我想请问一下吴副部长。

  记者2:

  有什么措施去解决这个新的污染物的排放?

  记者3:

  就是开展PM2.5监测并且发布数据。

  记者4:

  PM2.5的监测方面最新的情况进展怎么样?

  解说:

  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空气质量”一词出现32次,记者七个提问三个是围绕PM2.5,显然谈到环保PM2.5无法避开,而这样一个专业术语从陌生变为人们日常生活,随时都会提及的词汇,对于中国的环保来说意义重大。

  去年冬天北京雾霾严重,有网友自拍照片上传网络,人们竞相转发互联网会聚各个城市的照片,而在当时各地环保部门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与大家对天气的感受显然存在着差距,没有包含在空气污染指数中的PM2.5,逐渐成为公众判断空气质量的非官方标准。

  和网友的个体行动伴生而来的是公众的要求将PM2.5纳入国家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并向社会公布的呼声。很快环保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作为评价项目迅速被纳入了空气质量标准。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专门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审议,这也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第一次就一个部门的相关标准进行审议。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

  我们已经明确第一阶段实施的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要在2012年10月底前,完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并开展试运行,在12月底前开始对发布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并且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地区)先行开展监测,并发布信息。

  解说:

  目前北京、广州、上海等33个地方已经开展了监测并发布信息,不单单在大城市就连二三线的小城市也加入了发布监测信息的集体行动。自6月1号起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张家口等七个具备PM2.5监测能力的城市都开始向社会发布小时监测数据,民众也可向当地环境监测网站 查询相关数值。

  本台记者 童盈:

  全国地级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在89%,看上去非常令人满意的数字,不过吴部长也在会上介绍这是沿用了咱们国家旧的空气质量标准,新意的标准是要从2013年才开始推行。

  解说:

  今天面对还算不错的数据人们也在担心,明年还不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从部门推动到部门落实,PM2.5事实上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环保的一个标志。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也求证了眼下公众围绕PM2.5监测点选址的四大疑问,显然这个起源于民间的环保话题,注定还会延续它的热度。

  劳春燕:

  PM2.5能够成为国标意义十分的重大,用一个话来形容,它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围观改变中国,关注就是力量,那说到围观和关注环保事业,我们发现有越来越的人用更加技巧和理性的方式投身到了推动环保进程的事情当中。来看几张照片,2009年的11月份广东番禺的业主签名反对建造垃圾焚烧厂,2011年的3月南京大伐梧桐树市民想出了一个很有艺术的办法,用绿丝带系在了梧桐树上,表达他们对梧桐树的珍爱之情。再来看2011年7月,武汉沙湖惨遭侵蚀,网友们在水中举牌抗议,发出了内心的呼喊“市长,沙湖不能够填”。这些照片这些行为似乎有点像行为艺术,像这样的事情放在20年前是让人难以想象说今天的新闻,大家也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今天的环保部的发布会上,发布了2011年的中国环境状况的报告,这已经是第23份环境状况的报告了,第一份报告是在1989年时候发布的,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环境状况有了哪些改变?中国公民对于环保的认识他们的角色又有了什么改变呢?我们马上就来连线《世界环境》杂志社的社长贾峰先生,贾先生您好。

  (视频连线)

  《世界环境》杂志社社长 贾峰:

  观众朋友好。

  劳春燕:

  您一直非常关注环保事业的进展,据您的观察这20多年的时间,中国公民在环保的意识上包括他的参与环保的激情、热情以及行为上有一些什么变化吗?

  贾峰:

  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边,中国观众的环境意识应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1997年我们国家第一次颁布4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周报,不是大家看到的日报,周报就是过去一周城市空气质量的一个平均值,在那个时候公众对环境问题没有什么太多的兴趣,我们在公布周报的时候还要做很多的解释,然而到了2000年我们就开始了空气质量日报的工作,到今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开始试点在一些城市进行PM2.5试点的工作,从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其实公众在里面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换句话说环境保护接地契能够知道公众的这样需求,同时满足公众对环境的要求,而且能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能够让公众的要求规范化,上升到法律的角度应该说体现了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特别的建设性的做法。

  劳春燕:

  刚才您提到了在很多年前,环境质量的监测周报、年报也好、日报也好,大家都不怎么关心觉得太专业了,你看现在PM2.5那么专业的词汇现在大家都把它变成了流行语了,当成了热词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您怎么看待公众在环保事业这种热心上,对于推动咱们国家环保进程会发挥什么作用?

  贾峰:

  就像我刚才曾经说过的,其实我们今天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40周年,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其实又和两年前1970年一次环境运动是相联系的,那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地球日的公众环境的运动,换句话说,从那个时候开始,欧盟发达国家包括国际社会包括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开始了一个环境保护的进程,所以公众是环境前进的动力和它的力量,说到PM2.5中国公众对环境这么关注,我觉得和过去20多年和30年的改革开放是有关系的,比如第一经济的发展阶段不同了,第二生活水平提高了,第三公众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提高了,环境意识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满足对环境知识的了解,而且还要想采取一定的行动,用自己的行动来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做一份贡献。

[作者:巫峰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