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靠什么管住补习班?
越贵越补,越禁越补,这样看起来很不理性的集体选择背后,却存在着非常“理性”的个体选择。在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尤其是考分成为决定性指标的背景下,单考课堂内的那些基本内容,区分度有限,而要体现区分度,就要加考一些更偏更难的内容,学生为了提高分数,补习班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坦言:在考分决定一切的现实下,即使教师不想补,家长也要追着补。
现实中一些跟风事件的走向,印证了“转折点”的存在。如果不是医学专家、核专家的及时站出、科学普及,相关部门紧急行动、保障食盐,抢盐风波不会那么快平息;如果不是政府及时查找到“爆炸”信息的编造者,用事实消除恐惧,江苏响水万人“大逃亡”不会最终安然化解。
人民日报今日谈:为政不移公仆之心
“处天下事,当以天下之心出之。”公仆之心,实质是为民之心。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当主人,做人民的公仆,这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根本。时刻牢记“为政不移公仆之心”,始终坚持法大于情、公大于私的原则,把公仆意识渗透到执政观、利益观、权力观中,保持一颗公仆心、一份公仆情,才能真正做到权力面前不谋私、利益面前不伸手、金钱面前不动心,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人民日报文化博客:影视剧要有“魂”
我们需要主旋律电影,我们呼唤影视剧之“魂兮,归来”。但主旋律电影也应思考如何从创作、宣传等环节提升电影的品质、塑造好“魂”。最重要的是找准主流价值观与影片内容的结合点。很多美国好莱坞电影也在表达自由、平等、爱国等主流价值观,比如很多美国大片都会在背景里飘过美国国旗,这样的画面很少让人生厌,其中的手法不妨借鉴。
人民日报干部说干事:既保护文化遗产又实现城市发展
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文化遗产是基本标志和价值构成。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遗产流失和破坏现象。作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大同市近年来积极探索既保护文化遗产又实现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古城保护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大同市的做法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基本走向”。
人民日报民生观:计生宣传不妨直面热点
田亮的第二个孩子是否涉及超生,需要对田亮夫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生育二胎条件进行调查,然后方能下结论。但这次表态,至少让公众再次明确了一个国家的人口计生政策:如果父母违反政策,即使二胎有香港籍,也是“超生”。回顾这一事件引发的种种议论、猜测,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公众关注度很高,也说明对现行政策的种种规定,公众尚有不甚明了的地方。
法治论评:农民工社会保险 强化责任厘清主次
农民工,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词,代表的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生活在城市,却不具备城镇居民的身份;被划分为农业人口,却脱离了土地。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使其能够在年老、疾病、失业以及遭遇其他意外风险时生存发展得以保障,关系到中国未来城乡一体化建设,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人民日报科技杂谈:海洋维权装备能力还需提升
近期我国管辖海域颇不平静,中国海监在钓鱼岛及附属岛屿附近海域例行巡航,遭到日方骚扰;近日中国海监船舶又为保护我国渔民而在南海黄岩岛与菲律宾军舰对峙。这些热点事件也使中国海监这支以往不太为人所知的巡海队伍走到公众面前,其实力逐渐为国人了解。
海外版:“著作权法”到底该怎么改?
对于“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音乐界反应最为强烈,音乐人陈洁明曾在网上发了一条微博,号召“战友们”大声朗诵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在近期举行的第12届音乐风云榜上,评委会主席高晓松便带领音乐人发起了一场态度坚决的“维权”行动,他们还在现场签署声明,希望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海外版望海楼:中东好事成双 前路依旧漫长
中东近来不断传出久违的好消息。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042号决议,决定向叙利亚派遣30名非武装的军事观察员,监督叙利亚境内各方停止暴力活动、执行联合特使安南六点计划的情况。他们将是立即着手建立的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的先遣队。目前先遣小组已经抵达大马士革,并从16日开始监督停火工作。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将向安理会提出具体计划,请求部署250人的监督团。
[作者: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