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通胀惹的祸?
前段时间,“10元钱仅能买两根大葱”的消息在国内传开。一斤毛葱地头价只要卖到0.3元就保本,前段时间居然卖到1.6元,最高价甚至卖到2元。最新的价格虽然回落到1.2元,但相比0.3元的保本价,也高出了300%。有不少人认为,大葱价格飙涨跟之前的“葱贱伤农”有关,因为之前大葱价格非常低,不少农户不愿意生产,于是才会有如今的上涨。
这和今年的春茶因为天气、人工上涨等原因减产,从而被暴炒有异曲同工之处。
分析人士指出,从“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到目前的“向前葱”、春茶遭遇暴炒,这些名词的最终指向都是通货膨胀。只要生产出现问题,国内的资金就足以掀起一波通胀浪潮。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反观当前,西方预计可能出现史上最长的一轮低利率时期,而我国通胀压力仍然不小。银行存款外流四处寻找出口,在国内通胀预期仍然较强的背景下,经济同样存在巨大的泡沫化压力——小农产品、古董、字画、红木、钱币……只要是能买的无不出现翻番上涨!因此,今年宏观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不伤及实体经济的前提下抑制过度投机。
再回到今年的春茶。通常所说的春茶是指“明前茶”,即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茶叶。清明节前采制的春茶,受虫害侵扰少,又积蓄了数月的营养成分,芽叶细嫩,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节前气温较低,春茶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但明前茶并非适合所有人的脾胃,普通消费者不必盲目追求“明前茶”。本报记者 高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