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光明日报专访吴天君:文化引领助推经济发展

2012-03-31 08:25:03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字号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促进文化领域的投资和建设。我市先后安排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60多个,郑州日报社印务发行中心、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黄河碑林一期等一大批项目先后建成,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改扩建、海洋馆二期等一批项目正在推进。通过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促进了演艺、影视、动漫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比如2011年,我市原创动画片超过1万分钟。

  二是坚持品牌带动,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风中少林》连获多项全国文艺大奖,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并成功走向国外;《水月洛神》获得第八届“荷花奖”舞蹈金奖第一名,并获得编导奖等多个单项奖。嵩山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艺与旅游共生共赢、协同发展的模式,受到中央肯定并作为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快乐星球》填补了我国大型科幻少儿电视剧的空白;《幸福的白天鹅》获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艺术片”大奖。《小樱桃》、《少林海宝》、《少年司马光》等原创动漫作品叫响全国。《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成为全国小小说期刊品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成为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展示郑州良好形象和崭新面貌的重要品牌。

  三是坚持园区带动,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高标准建设登封文化产业示范区。巩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果,着力开发少林禅武文化、儒学文化、道教文化和古代天文文化,打造“中华文化圣山”、“世界功夫之都”,目前,园区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计划投资将达到100多亿元。

  记者:郑州是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1个创建城市之一,在创建过程中,郑州采取了哪些文化惠民措施?

  吴天君:郑州坚持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基本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城乡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郑州广播电视中心、郑州图书馆新馆等文化设施相继建成;11个县(市)区的图书馆、文化馆建成投入使用,市内五区两馆建设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是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节目实现全覆盖、电视信号覆盖面达到98%以上。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和各县(市)区全部建设了支中心,完成了所有行政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升级改造。全市已建成2000个行政村文化大院公共电子阅览室,新建改建了31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全市114个乡镇(街道办)都有单独设置、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并能正常对外开放;全市已建成村文化大院2000个,覆盖率88%,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12个,覆盖率83%。

  三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做到了“月月有特色、周周有活动”。全市性的迎新春民间文艺大赛连续举办了12届。从2009年开始,我们正式开办“周末戏曲大舞台”,每周五、六固定免费为市民演出戏曲等文艺节目。此外,连续多年精心组织了“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改善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原载《光明日报》2012年3月30日02 版)

[作者:刘先琴 通讯员 胡芷滔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