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将表决 附最新五处修改及解读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3-14 08:24:33   来源:京华时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修改及解读

  1.修改决定草案第五条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有的代表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

  解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认为,被告人在押期间可委托辩护人,这有助于被告人权利的维护,对刑事程序的执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张千帆称,在之前的众多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在押期间会见律师的机会很少,其实《律师法》中对于律师会见被告人的权利已经获得认可,但刑诉法一直未明确规定,因而具体实施中一直依据刑诉法,此次修改后,在律师的陪伴下,被告人的权利便会更有利于维护。

  2.修改决定草案第十八条中规定对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排除,还规定了对违反法律规定收集的物证、书证的排除条件。

  有的代表提出,对已经违反法律规定收集的物证、书证,还可以补正或者作出解释不妥。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这种情况可限于在收集物证、书证时,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情形。建议将上述相关规定修改为:“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解读:张千帆表示,按照国际法律惯例,凡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均应当予以排除。

  在我国关于此项法律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落实得并不好,包括“刑讯逼供”,警察只有合法行使权力,获取证据才能成为呈堂证供,不管是物证还是书证,因此对该条中“补正”和“合理解释”的规定,似乎“留了退路”。

【 作者:  编辑: 禹亚楠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