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讲公益医改成果深得民心
自从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后,家住西宁南山路的林女士算了一笔账:以前,母亲到医院住院,检查加上治疗和药品费,几天时间就得花数千多元,而现在医药分开,医生的“大处方”消失了,母亲住院节省了很大一笔钱。
青海的西宁市、格尔木市分别是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级试点城市和省级试点城市。青海省委、省政府遵循突出重点、基层起步、分层推进的原则,在西宁市、格尔木市推行了以“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为内容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在14所县级公立医院开展了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改革经费补偿和人事分配机制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探索回归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新机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两年来,仅西宁市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就达4亿多元,各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2011年,西宁市选择14个专业26个病种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872例中,入径病人平均住院日缩短了4天,平均费用减少了361元,药品费用下降3.7%。
2011年1月~11月底,青海省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24.73%,次均住院费用下降了22.7%,门急诊诊疗人次同比增长了17.79%。其中,青海省人民医院推行的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受益患者占到就诊患者数的10%.目前,全省11家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率100%。医院公益性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青海各级财政通过全额拨付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本药物零差率经费缺口经费以及增加村医补助标准、调整一般诊疗费标准等,有力地确保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网底功能和医疗收费的规范性。
点评:面对高海拔地区罹患高原病者多、省内贫困人口面大而政府财力薄弱等问题,青海省坚持科学发展观,弹好惠民生的“钢琴”,在“小财政也能办好大医改”的理念指导下,使真劲,打组合拳,以完善经费补偿机制为切入点,通过价格调整、医保支付、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加大政府投入等综合措施,推行医药分开,彻底转变公立医院的“以药补医”机制,使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到公益性轨道上来,使医生的诊疗行为切实回归到合理用药、因病施治的规范上来。青海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相信他们的成功经验能为一些财力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医改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据《中国改革报》,记者 黄天香 任丽梅)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