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大叔15年捐资助学400人:钱不捐心里不舒服,不能让孩子有遗憾
清晨,陶小民小心翼翼地抠开抽屉,掉漆的破木桌子深处传来咯吱咯吱的声响,一沓崭新的钞票躺在抽屉中央,这是陶小民前几日专程去镇上银行取来的。每到8月,他总会去镇上取些新钱,装在提前准备好的红包里,今年的红包一共有34个。
从2008年到2022年,陶小民连续15年捐出22万余元资助农村学子。15年来,他经历过砖厂倒闭,也曾被人说瞎逞能。但捐资助学已经成为陶小民的习惯,他想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最起码做到65岁。
“钱不多,就当给娃娃出个路费”
汽车驶入中牟县狼城岗镇北韦村,成片的玉米地在路旁铺展开来,泛黄的棒子挂在绿油油的玉米杆子上,玉米须正争抢着探出头来。8月底,收获的气氛悄无声息的到来,此时的北韦村村民陶小民知道,又到做这件事的时候了。
沿着北韦村后的小路,经过大片的玉米地和果林,远远看到一间被鱼塘包围的低矮砖房,这就是陶小民和妻子居住的地方。刚下了场雨,屋子门口的路有些泥泞湿滑,鱼塘里的制氧机发出阵阵轰鸣声,陶小民和朋友站在门口,制氧机的噪声瞬间被他浑厚有力,充满热情的嗓音盖过。“都捐了好几天了,不是啥大事!”
右一为陶小民
“我没做什么,我捐的很少!不值得说。”谈到连续给学生捐款15年,陶小民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学生三百五百的奖励,钱不多。我最开始意思也是,就当给娃娃出个路费,路上买瓶水喝。”
陶小民今年52岁,出生在郑州东北部黄河边的北韦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他高中没读几天就无奈辍学,从那以后,没读成书的遗憾就深深埋在陶小民心中。
离开学校,陶小民做过泥瓦工,卖过豆腐,一百多斤的豆子要日日扛到粮店,一扛就是两年多。靠体力生活的那些年,他吃过许多苦,也知道只有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后来经营收割机,开砖厂赚了些钱,陶小民第一时间想到要出资助学,“不能让想上学的孩子有遗憾”。
“这个孩子去年考上郑大的临床医学,本硕连读。还有这个,从高中读到大学、硕士,又考上博士了,每次考上我都奖励他,他平时跟我联系的也很多。”陶小民拿出一本资料夹,资料夹上的金属扣已经生锈。据陶小民介绍,资料夹用了15年,里面厚厚的一沓都是这些年捐资助学的光荣榜,还有复印的孩子们的录取通知书。
生锈的资料夹
介绍起孩子们的现状,陶小民的语气中透着开心和自豪,“以前我们村一年能考上高中的才四五个,现在考上重点高中的都有二三十个!考上大学的,读研究生的都很多,现在村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家长们都是比着谁家的孩子上的学好,孩子们也是比着学。”
15年慈善路,陶小民看得到孩子们的转变,也看得见助学的意义。“我留着这些资料,就是想留个纪念,再拿出来看,知道我做的事情是有用的。”陶小民坦言,孩子们有机会出去读书见世面才是他的心愿,“我不需要孩子们记起我,记得我的帮助。我做这件事的意义就在于,让不愿意读书的孩子想读书,让想读书的孩子能读的更好。”
有人高兴,也有人质疑
在陶小民看来,自己这15年的捐资路和老校长张其祥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他是我的引路人”,陶小民这样形容张其祥。
“他第一次提想捐款是在2008年5月1日。”老校长张其祥今年已经86岁,提到陶小民,他记得格外清楚。“像他这样做善事的人太少了!我们动员都动员不来,他自己主动提的(捐款)。”那几年,陶小民的砖厂赚了些钱,生活逐渐好起来,一次宴席上他向张其祥表达了自己想捐些钱给孩子们的想法。
同年8月,陶小民再次和张其祥联系捐款,张其祥也积极组织爱心人士统计信息,张贴光荣榜,开办捐款活动,确保把奖金交到孩子们手上。在张其祥印象中,第一届捐助活动格外热闹,镇上的腰鼓队也赶到村子里免费表演,一万多元善款发到受资助的孩子们手中,大红花佩戴在他们胸前,整个村子都被喜庆的氛围笼罩。
陶小民捐了钱,有人高兴,也有人质疑。
有人说,拿这些钱买车加油,盖个房子也好啊;有人说陶小民傻,没有钱还捐钱,是不是为了出名;更有甚者,说陶小民为了要别人的钱,为了做官。张其祥清楚地记得,刚开始捐钱的那一年,有人当面说陶小民,“有几个钱,逞什么能,我随便拿一点都比你多。”
那几年村里开砖厂的不止陶小民一个,“小民确实没啥钱,不是我们村里的大户,光开砖厂的数三所五所,数十所也数不到他!”张其祥说。
有时听到这样的质疑,陶小民也会陷入迷茫,张其祥总会开导他,“咱们拿出来的是血汗钱,对良心无愧。如果经不起风吹雨打,好事就做不下去!”在张其祥的鼓励和支持下,陶小民一年接一年的捐款,外界的质疑声也逐渐变少。
2009年,陶小民的砖厂关闭,经济压力骤增,尤其是在2013年2014年时最为艰难,张其祥找到他,说捐款坚持不下去可以停一停,但陶小民没有退缩。
“你们不用管,我想办法!”陶小民只撂下一句想办法,又摸索着承包鱼塘、农田,“再困难也要给自己鼓劲,每年家长孩子拿着咱的大红花,奖金给多给少孩子都很高兴,看着他们高兴,我也高兴。”靠着这种人乐我亦乐的念头和庄稼人能吃苦,肯吃苦的精神,陶小民坚持了下来。
一到这时候,钱不捐心里不舒服
陶小民和妻子在黄河边的北韦村长大,生活一直简单朴素。刚结婚时,两人住在没有窗户,四面透风的破旧房子里,孩子出生后连奶粉也没得喝。如今,在陶小民居住的小屋门口,还放着他们结婚时用的一把旧椅子,两人始终没舍得扔。
走进陶小民现在居住的一间小房子,四面都是水泥抹成的墙面,屋内陈设简单,一台小小的电视机,一个老式电风扇就是映入眼帘的所有电器。
陶小民告诉记者,“捐款其实不影响我的生活,我不喝酒,抽烟也不多。不算人情世故,一个月几百块钱就够了。”在小屋门口,陶小民和妻子种的有青椒、冬瓜、葱等蔬菜,“我们都俭省一点,能省就省着点。天天待在家里干干活,也不出门,菜也不用花钱买。”
这些年来,捐款已经成为陶小民家人的共识和习惯,“一到这时候,钱不捐心里不舒服。”每年8月,准备好钱,统计好学生的信息,已经成为陶小民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们的约定,大家默契的开始联系、准备,陶小民的妻子也会“督促”他,“快点开会,早点把钱捐出去。”
我现在才52岁,最起码要做到65岁
15年来,陶小民共资助过400多个孩子,他记忆最深的还是陈洋。
2009年,陈洋以592分的成绩考上中牟县一高,陶小民的助学贷款在他心里有挥之不去的分量,“当时家里条件不好,陶叔叔的奖金是我收到的第一笔助学捐款,当时感觉很开心,也舍不得花,小心的夹在书里。”
提起陈洋,陶小民已经不记得是他哪一年资助的学生,但孩子把奖金收藏起来的细节令他既感动又心疼。“我听他(陈洋)爸说,他把钱夹在书里面不舍得花,有时候拿出来看看,感觉是种激励。”在陶小民看来,自己拿出的钱不多,但能给孩子带来正向影响,让他们想读书,好好读书,长大成人,自己格外满足。
陶小民的300元奖励,伴随着陈洋的读书时光。“夹在书里的钱我会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想着要努力学习,才能对得起陶叔叔对我们学生的支持,对得起人家的付出。”陈洋回忆道。
如今的陈洋已经工作多年,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他回到了郑州市中牟县,成为郑庵镇卫生院的一名医护人员。作为陶小民曾经帮助过的学生,陈洋也被陶小民的奉献精神影响着,“陶叔叔是一个善良,乐观,正能量的人。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核酸检测,会有很多群众过来做核酸。我也想学习陶叔叔的奉献精神,更好的帮助他人,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在陶小民连续15年的激励下,400多名学生中已经有不少孩子,从一流高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看到孩子们通过读书从农村走出来,走得更远更好,陶小民也更有动力,“我想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我现在才52岁,还年轻,最起码要做到65岁。以后有人来延续了更好。”
此刻,这个朴实庄稼汉子的心愿正慢慢实现。
“已经有曾经受资助的孩子,联系我说想把这件事延续下去。”陶小民脸上泛起笑容,用他那只晒得黝黑的手轻抚过额头上的皱纹。
窗外的雨停了,一阵风钻进屋子,将桌上的光荣榜和录取通知书吹得哗哗响,陶小民捡起吹落的一沓资料,小心地捋平褶皱,将它们收在生锈的资料夹里。
正观新闻见习记者 周梦真
中牟大叔15年捐资助学400人:钱不捐心里不舒服,不能让孩子有遗憾
央视《新闻直播间》:第九届“博博会”郑州启幕众多博物馆展示发展成果
“1+8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 圈内购房提取公积金不再受户籍限制
上街区济源路街道新兴街社区: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123”工作格局 着力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牵手“美好乡村” 共赴圆梦未来 ——郑州经开区管委会与中牟县官渡镇北沟村开启“四送一助力”结对帮创活动帷幕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纪实
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