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喜欢 | 看电影(暑期片单一)

2022-07-08 17:02:50 来源:中原网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音乐:Kathryn Stott;Frédéric Chopin - Kathryn  Stott: The Complete Solo Recordings我这辈子最不擅长的事,就是演戏。吃亏于此,也沾光于此。

曾经有一次上台的机会,导演让我演一排树——中的一棵,站在舞台边上,有人喊刮风就跟着摇晃即可。

容易吗?可把我难为坏了!手足无措原来是形容我啊,最后导演把我换下去时都惊讶不已:不就是一棵树吗?不至于吧,怎么还满头大汗呢!

表演生涯到此结束。

▲佚名《歌乐图》局部, 南宋,上海博物馆

那天从舞台上下来坐到观众席上,看着灯光下排练的同学,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

那一刻我才明白,喜欢和做,不是一回事。只是喜欢,就很好。

我喜欢那些排练间隙,裹着军大衣结伴走来走去的女生,无法形容的美。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观众席里,看银幕上不一样的人生。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五代十国,故宫博物院

我喜欢廖凡在《白日焰火》里的舞蹈。如果你懂得一个中年男人的困顿,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个时候要跳舞。

那是一个很强的力量,只有跳舞,才能释放。

同样的神来之笔来自米科尔森,他在《酒精计划》片尾的封神之舞。

好演员就是这样,总是会死死地拿捏住情绪的爆点,瞬间甩出亮瞎眼的王炸。

▲达芬奇:《抱银鼠的女子》,1485年,波兰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

比如北野武在《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的片尾动人的微笑: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比如周润发在《秋天的童话》的结尾面对不期而至的钟楚红时,脸上那动人的微笑,同时又像迎接每一位客人一样克制:Table for two?

比如姜文在《寻枪》结尾的极致大笑。

比如《低俗小说》里毫无来由的“扭扭舞”,昆汀美学,经典不需要理由。

比如《老枪》里的男医生在复仇后开车下山时突然抑制不住的哭泣。

比如黄政民在《当男人恋爱时》里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对父亲的大段告白和交代。

比如葛优在《霸王别姬》里精彩绝伦的出庭辩护。

▲大卫•霍克尼:《泳池与两个人像》1972年,英国

比如加里奥德曼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狰狞又优雅的炸裂屠杀。

比如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沉默的羔羊》里穿透一切的眼神。

比如汉斯·兰达在《无耻混蛋》的农夫小屋中,文雅又恐怖的大篇幅话唠。

比如阿尔·帕西诺在《闻香识女人》里光芒万丈的舞蹈。

比如阿德里安·布洛迪在《钢琴家》里被德国军官发现后那段震撼人心的演奏,那是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

比如汤姆汉克斯在《荒岛余生》里,重回文明社会后站在十字路口的迷茫。

比如张曼玉在《甜蜜蜜》里,经历过人生种种际遇后,和黎明在纽约重逢时的灿然一笑。

比如梁朝伟在《阿飞正传》片尾的粉墨登场……

▲约翰·辛格·萨金特:《X夫人》,1884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些时刻是如此惊艳,只需看过一眼,就再也忘不掉。

我常常坐在黑暗里想,有些人真的天生就是演员。他们人生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就是表演中的一个个瞬间。

这些瞬间穿越时空,带给我们不可抑制的感动。

▲爱德华·霍普:《夜莺》,1942年,芝加哥美术学院

#作此文想到了这些画

或者是看了这些画作了此文:

顾恺之:《女史箴图》,晋,大英博物馆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十国,故宫博物院

赵佶:《摹张萱捣练图》,北宋,波士顿美术馆

佚名:《歌乐图》,南宋,上海博物馆

周文矩:《合乐图》,五代十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仇珠:《女乐图》,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明,故宫博物院

大卫•霍克尼:《泳池与两个人像》,1972年,英国

雷本:《滑冰的牧师》,1790年,爱丁堡苏格兰国家美术馆

爱德华·霍普:《夜莺》,1942年,芝加哥美术学院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伦勃朗:《夜巡》,164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威廉·马尔雷迪:《十四行诗》

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1650年,罗马多利亚潘菲利美术馆

拉图尔:《蓬帕杜夫人像》,巴黎卢浮宫

达芬奇:《抱银鼠的女子》,1485年,波兰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

安东内洛•达•梅西纳:《圣母领报》,1465年,巴勒莫国家美术馆

拉斐尔:《拉斐尔自画像》,1506年,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约翰·辛格·萨金特:《X夫人》,1884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弗里达·卡洛:《两个弗里达》,1939年,Museo de Arte Moderno,墨西哥

#可能比较搭的音乐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

詹姆斯·霍纳:《The Ludlows》

威尔第:《弄臣》善变的女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