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山东焊工移民澳大利亚 因黄岩岛差点和菲律宾同事打架

2013-08-11 09:05:30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字号  

    【新闻摘要】

在澳大利亚,王飞和同乡一天到晚聊的都是国内的话题,“日本人又跟我们抢钓鱼岛”“菲律宾跟我们争南海”。因为黄岩岛,王飞他们还差点和菲律宾籍同事发生冲突。

“大家各自站在各自国家的立场上说话,有一次跟菲律宾同事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他们说黄岩岛离菲律宾近,他们的地盘被中国强占。”王飞说,他和中国老乡就急了,立即让他离开餐桌出去说。“我们人多技术也好,菲律宾人在工厂的地位肯定不如中国人。不过在工厂怎么争吵都行,不能打架,因为澳大利亚人才不管黄岩岛是谁的,只要有肢体冲突就立即报警。”

    山东济南长清区孝里镇后楚庄村,67岁的柴洪元在世界地图上寻找儿子在澳大利亚住所位置。 资料图片

    后楚庄村的一户农家门口,屏风画着“金桥富路”。记者朱丹阳摄

    孝里镇四街村村民与在澳大利亚的亲戚视屏聊天。资料图片

    原标题:山东数百电焊工移民澳大利亚

    “人类都服从于一个共同的法则……进一步,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为一个共同体。”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帝王哲学家马克·奥勒留就有了“人类共同体”的识见。全球化的今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类共同体变得越来越紧密。开放的年代,出国“打洋工”变得越来越常见。

    山东有个名字很文雅的村,叫后楚庄村,最近很出名。这个位于济南长清区孝里镇的村庄,仅仅800多个村民,却有100多人在澳大利亚打工,许多人拿到了绿卡——永久居住证。他们都是技工,有着一手过硬的电焊技术,经过“传帮带”,出国“洋打工”,这个颇有点像广西上林有大批人马到非洲的加纳去淘金。

    《都市快报》记者深入这个“移民村”,探访村民的生活生存状态。其实“出国打工”与“进城打工”没有多大的差别,青壮劳力外出打工之后,村里留守的老人孩子相对较多,平常如何组织好社会化照顾,是很现实的问题。从澳大利亚坐飞机回来,需要十几个小时——这与国内在东部打工的坐火车回一趟西部老家的时间差不多,只是来去要签证,路费高许多。

    人往高处走。“成群结队”出国打工去,一定有内在的道理。在当地,不仅仅是后楚庄村,临近的四街村、金村、常庄村等都是移民村,整个孝里镇,已有1000多人获得了在澳大利亚工作签证,涵盖了电焊、水电安装等多个工种,其中近一半人申请了绿卡。他们都属于技工,但大多是比较辛苦的那种。在国内干活的话,这样的技工一般也不会失业,但到澳大利亚“洋打工”“打洋工”,收入毕竟高很多。

    这是一个“技工全球化”的时代。不仅国内总体上技工供不应求,国外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技工也需求量很大,常常出现缺人的情况。

    有些工种,不一定非得正规学校学出来才行。在过去出国谋生者当中,厨师和缝纫工就比较多。这些都是很辛苦的行当,老外不想干,不免会缺人。像服装业比较发达的意大利,缝纫技工的需求量就很大,许多中国人就是在意大利做缝纫工的,你若是缝纫技工,在那里失业的可能性就很小。

    山东的孝里镇后楚庄村,可谓是“新侨乡”,是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形成的。与传统的“老侨乡”相比,各方面的情况会生涩一些,这也很正常。老的侨乡各个领域都已磨合得很好,比如浙江的著名侨乡青田,有23万华侨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县人口五分之二强,他们来来去去早已成为常态,家乡也被戏称为“联合国”,全县私人外汇储蓄高达3亿多美元,青田人侨居国外已有300多年历史,除传统的餐饮业和制造业之外,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商贸业。新的侨乡走向成熟,需要时间磨砺。

    新时代,新侨乡,新梦想。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融入人类共同体,热烈拥抱全球化,不再“冷眼向洋看世界”——以此理念,那么,我们更应向后楚庄村的农民电焊工们学习,谁说他们手上激发的电焊火花不能照亮发达国家!

[作者: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