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修了人工渠,将黄河古道的水引入奎河,“必要时候冲刷一下,水质就达标了。”
这种矛盾同样出现在河南沈丘段的沙颍河。
沈丘环保监测站站长曹劲松说,由于周围没有适合的水质引入沙颍河,“我们只能祈求多下雨。”
与20年前相比,尽管众多排污企业已关闭,淮河流域地表水质从劣五类改善为五类、四类水,但当年粗放经济发展模式遗祸仍在。
6月3日,颍上县新集镇,65岁的李良波撩起上衣,一排排肋骨凸显,腹部的疤痕很是显眼,“食道切了一部分,我还能多活几年。”
他2011年查出食道癌,他手术完的第二天,67岁的哥哥李良如,因食道癌被推进手术室。
李良波劝苑洪亮赶紧做食道切除手术。思前想后,2013年初,苑洪亮上了手术台,突然又告诉医生不做了。“做了也是死,还花那么多钱。”
“幸亏没做手术,有的做了接着就死,你还能多活几年。”刘永凯安慰苑洪亮。
十年间,刘永凯送走的乡亲,不止100人,如今他也患上了严重的胃病,“送的死人多了,心也硬了,自己得啥算啥吧。”
沙颍河上游,距离下湾村不足200公里的河南沈丘石槽乡孙营村,48岁的李志军年初查出肝癌。
6月10日中午,吃药的时间,李志军用胳膊肘撑住床板,试图坐起来。试了几次,都失败了。肝腹水让他的肚子肿胀如鼓。
门外晒麦子的妻子马桂梅跑进来,把他扶起。
桌子上,一瓶消炎药,还有瓶护肝片,12元买的。
一个多月前,李家的自来水管坏了。水杯里,仍是吃了一辈子的沙颍河水。
□新京报记者 王瑞锋 安徽、江苏、河南报道
(新京报记者魏铭言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