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救护车”拉危重病人转院 无急救资质病人大出血

2013-06-07 09:13:00 来源: 钱江晚报 
字号  

  林女士的丈夫黄先生是一位危重病人,需要从温医二院转到杭州治疗。为了找辆救护车,林女士拨打了120。

  不到半小时,一辆救护车开到了医院。对方和林女士就出车时间、费用、路上所需的护理设备等进行了确认。

  6月3日凌晨,黄先生离开ICU病房,被推上了这辆救护车。谁知黄先生一戴上救护车上的呼吸机,拼命摆手,似乎呼吸困难。

  家属立即叫来温医二院的医生,“医生下来一看,说车上这个呼吸机不行,要马上回ICU。”家属说,医生发现黄先生肺里大出血,火速将他送回了ICU急救。

  与此同时,黄先生的家属拦住了这辆救护车,并报警。

  自称120派来的救护车

  其实属于民营骨伤医院,不具备急救资质

  被拦下的救护车车牌为浙C98U25,行驶证显示,该车所在单位是民营的“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也就是说,这并非温州市急救中心的救护车。

  事发后,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副院长吕爱莲向记者证实:这辆救护车是经市卫生部门备案的正规救护车,但并不具备院前急救、院后处理任务的资质,平日只负责接送本院的骨伤科病人,且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病人。

  一辆不能转运危重病人的车,为什么会来接黄先生?

  据林女士出示的通话记录,她是在5月30日上午9点34分拨打120的。

  林女士说,自己在电话里向温州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陈述了丈夫的大致病情及需求,对方表示,半小时内会有120急救车与林女士联系。

  随后,牌照为浙C98U25的救护车来到了温医二院。

  “他说自己是120的,和我确认时间、价格,向医生了解病情。”黄先生的家属说,对方提出出车费用为4000元,“我们就问能不能优惠点,他说120救护车是不能讲价的。”

  全程只有救护车司机和家属对接

  跟车医生也是随便找来的内科医生

  据记者了解,医院在病人转院之前有一整套评估手段和程序——病人移交给120之前,急救中心的医生也会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

  但是,5月30日跟黄先生家属对接的,并非120的医护人员,而是救护车驾驶员胡某。

  6月3日凌晨,胡某按事先约定来到温医二院,当时他这辆救护车上,还有一名随车医生。他又是谁?

  胡某说:“那是我在(华侨)医院内科找的一位执业医生,那天正好不当班,就叫了他。不是120指派的医生。”

  记者问他:普通内科医生是否有能力处置危重病人的长途转运?胡某说:“这个当时没有考虑到。”

  据黄先生的家属回忆,胡某来接黄先生时,温州二院的医生还提醒他,救护车上需要哪些设备和怎样的护理,“他说都没问题,这些他们都有。”

  救护车设备简陋、医生操作不当

  引发患者肺部大出血性命堪忧

  然而,黄先生一上车,呼吸机就出了故障。

  “当时我们觉得不对头,让车上医生快点调机器,他说已经调到跟医院ICU的呼吸机频率一样。”黄先生的家属说。

  当黄先生被送回ICU时,已经肺部大出血,这种情况下,转院已无可能。6月4日晚上,黄先生家属先后两次收到医院下发的《病危通知书》。

  “当时车上的简易呼吸机不适合这样的危重病人,并且当时车上的医生不会操作,导致病人肺部大出血。”

  温州二院急诊中心ICU主任龚裕强称,黄先生4月13日因突发消化道内出血住进温医二院,并出现肝、肾、肺等多处脏器并发症,之前医院竭力抢救了40多天,病情已经有所缓和,所以才安排转院。

  “我们总算把他救过来了,但是现在……很糟糕,估计是救不过来了。”龚裕强说。

  目前,当地警方和卫生部门已介入此事。

  深度追踪

  骨伤医院的救护车为什么会出现在温医二院?

  救护车司机爆料:

  120工作人员倒卖信息,收取车费20%作为回扣

  对于胡某为什么会驾车出现在温州二院,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副院长吕爱莲称完全不了解这个情况,温州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昨天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车辆不是急救中心派出的,这个事情还在调查中,具体情况还不了解。

  不过,胡某自己似乎很清楚。

  而从胡某出发,记者通过几天调查,发现了一条疑似的“急救车灰色链条”。

  胡某

  救护车驾驶员

  自称接收120工作人员提供的急救信息“拉私活”

  “代表120”联系病人家属、同病人家属签合同、负责寻找执业医师跟车

  据胡某说,自己除了医院给的保底工资,还有靠“拉私活”赚提成。林女士拨打120联系急救车那天,一个155开头的号码给他发了一条短信:“信息内容是附二医六楼ICU12床去杭州,然后,他们又把家属号码发给我。”

  他说,号码的主人是120工作人员。

  胡某说,平时有两个120的工作人员向他提供急救信息,但自己平时并不主动和对方联系。

  在“拉私活”的过程中,胡某不仅当驾驶员、还“代表120”联系病人家属、同病人家属签合同,也负责寻找执业医师跟车。

  他还透露,这辆救护车只是挂靠在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实际是私人所有,车主叫郑女士(记者注: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副院长吕爱莲说,郑女士是医院聘请的救护车管理人员。)

  郑女士

  疑似救护车车主

  将救护车挂靠在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与120工作人员“建立关系”

  自称将救护车出车费的20%作为回扣,打入120工作人员提供的账户

  郑女士说,是自称120工作人员的人,主动和她联系的,“120的人跟我联系,说以后有活儿给我。”

  对于“合作”的起始时间,郑女士表示记不清了。不过胡某说,自己是今年农历正月十八开始受雇开这辆车,之后陆陆续续,通过“120那边”提供的信息,跑遍温州各县(市、区)及周边城市。

  郑女士说,每做一单,“给急救中心发信息的人提成20%。”

  对方给郑女士提供了一个农行账号,户名姓丁。她说自己每当累积到一定金额后就往卡上打钱,打了两笔共4000元。

  按20%的比例计算,郑女士至少做了总价2万元的“私活”。

  那么,平时跟120的哪位工作人员联系?她说了一个姓毕的名字。

  毕某、厉某

  疑似120工作人员

  将急救信息提供给郑女士和胡某

  事发后,厉某要求郑女士和胡某谎称:病人信息来自医院护工

  胡某提供了一条长长的、刚打印的通话记录单,里面勾出两个不断出现的号码,一个是“155”开头的手机号,还有一个是8801结尾的号码。

  胡某说,这两个号都是“里面的人”的,前者用于提供急救信息,后者则属于市急救中心一位姓厉的工作人员。

  郑女士说,厉某在事发次日找到她,删除了郑女士手机里的通话记录,并告诉郑女士,“要跟别人说,120的车当天也有派过去。”

  “他(厉某)的意思是说,我们通过医院的护工得知有这么一单活,我们就去把病人抢掉了。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家属马上会反驳。”郑女士说,“后来他又打电话过来,叫我找一个护工,说电话号码是护工给的,叫我给她钱。”

  胡某也说,自己也收到了厉某的类似短信。

[作者:王硕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