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中国农历除夕夜,家住著名侨乡福建连江县琯头镇定安村62岁的吴存梅、60岁的吴雪娇夫妇,将6岁的大孙女吴若菲、2岁的小孙女吴若芯两“洋留守儿童”打扮得漂漂亮亮。两“洋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同吃年夜饭。中新社发 刘可耕 摄
留守儿童,是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留在家乡,大多由祖辈照顾的孩子。然而,在众多的留守儿童中,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其父母不在身边、由祖辈或是亲朋照顾,但他们却没有中国国籍,签证一到期,就必须离开国内,否则就成了“非法移民”。
据福州市政协的一份材料披露,福州现有留守“洋娃娃”近万人,他们出生在国外,是那里的公民,但父母却因为身份问题,或是忙于生计而无暇照看,只好将孩子“送回”国内,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
在福州长乐市出现了“洋娃娃”镇、“洋娃娃”村,仅连江县琯头镇就有约2200名留守“洋娃娃”。
这些“洋留守”,在五岁之前接受的是中式教育,说中国话、吃中餐;五岁后,他们必须回到国籍国,续签他们的护照。为了保证合法的身份,这些孩子必须在中外之间“穿行”,必须面对生活环境的不断变换。手持绿卡,并没有让这些孩子变得快乐,而他们的未来也因为一张绿卡变成了未知数……
六一儿童节前,笔者走进长乐,深入了解“洋留守”的别样生活。
父母是“买玩具的陌生人”
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共有居民5.6万人,其中侨居国外的有4万多人,是福建有名的侨乡。金贝儿幼儿园位于琯头镇中心位置,园里共有学生260人,其中80%的孩子是出生在国外、父母在外工作,但目前却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看顾的留守“洋娃娃”。今年4岁的杨天乐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金贝儿幼儿园上小班。
杨天乐的奶奶丁秀春今年63岁。笔者跟老人约好,一早来到家里。
早上7点,丁秀春急忙叫孩子起床。杨天乐睡眼蒙眬地直往被子里缩:“我不起来,还要睡。”
“再不起来,放学回来就不许玩变形金刚。”杨天乐从被窝里钻出来,不停地埋怨奶奶。
丁秀春把牙膏挤好,洗脸水打好,热好了牛奶,剥好了鸡蛋。洗漱过后,杨天乐开始吃早饭,他看见鸡蛋稀饭眉头直皱:“我不吃鸡蛋,也不吃稀饭。”
“不吃鸡蛋不长个子。”“我就不吃。”无论爷爷奶奶怎么哄,小天乐只喝了几口牛奶,拿着变形金刚从这个房间跑到那个房间。
丁秀春追在孩子后面,见缝插针地喂了几口稀饭:“这孩子挑食,吃饭跟打仗一样,你不喂他就不吃,可学校门口卖的零食,他能吃个饱。”
吃过早饭,丁秀春把天乐送到了幼儿园,在去菜场买菜的路上,笔者跟丁秀春聊起了关于杨天乐爸妈的事。
天乐的爸爸叫杨宁,今年34岁,高中毕业后在长乐市一家铝合金厂打工,妻子赵娅也是当地人。
2007年3月,杨宁下班回来告诉丁秀春,单位有个同事年前通过出国劳务去了美国,现在一年挣十几万,最重要的是,夫妻俩在那儿生了孩子,娃娃一出生就拿到了绿卡,可以享有各种保险福利。
不久,杨宁通过长乐市一家出国劳务中介公司,签订了前往美国一家铜制品厂工作6年的合同。丁秀春强烈反对儿子出国,她的理由很简单,老两口年纪大了,希望儿子能陪在身边。
最终,杨宁和妻子还是走了。
2008年7月,丁秀春接到儿媳从美国打来的电话说她怀孕了。
在大洋彼岸,小天乐顺利出生,杨宁夫妇拿到了孩子的出生证明、美国护照和中国旅行证,天乐成了美国公民。
孩子出生后,妈妈赵娅身体变得很差,实在照顾不了孩子,夫妻俩决定把孩子送回国内。
“孩子被人从美国带回来时才两个月,像小猫一样。”丁秀春说。
孙子回来后,丁秀春家安装了上网装置,她和老伴学会了上网,如果有什么事就在网上给儿子留言。
在幼儿园里,天乐一天的生活开始了。
在手工课时,笔者跟天乐坐在了一起。
“天乐,你想爸爸妈妈吗?”
“不想,我有爷爷奶奶。”
“如果让你去美国跟他们生活,你愿意吗?”
“不愿意,我要爷爷奶奶带我。”
“爸爸妈妈在你心里重要吗?”
“不重要,我又不喜欢他们。”
“你要是想他们了怎么办?”
“我不想他们。”
“那你爱他们吗?”
“只要他们给我买玩具我就爱,不买我就不爱。”
老师说,其实天乐很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一次,有一个小朋友在他面前说自己妈妈多么多么好,他生气地把人家的书都撕了。理由是“她有妈妈我没有。”
孩子的回答让老师听了很心疼。
放学后,笔者跟天乐奶奶聊起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奶奶不以为然:“孩子调皮很自然,他爸妈虽然不在身边,可都很疼他,好吃的好玩的都往回寄。”老人问天乐:“宝宝,爸爸对你好吗?他给你买小汽车,买变形金刚,你要是不爱他,他以后就不给你买了。”
天乐忙回答:“爸爸要是给我买个遥控飞机,我就爱他。”老人听后尴尬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