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下,但水不光落在室外,还有室内。
5月25日下午,河南首届“同志”亲友恳谈会上,不时泪雨纷飞。即使亲人相对,同性恋话题有时仍像个死结。
但毕竟,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站出来,和孩子一起去解这个死结。他们渴盼更多人加入进来,自己的孩子不再遭遇歧视。
一个男孩的经历
向父母倾诉,却遭遇家庭危机
19岁的允澔来自豫南一座城市,再有十几天就要参加高考,可他仍赶来参加这个活动,“否则自己就要憋炸了。”
初中时,允澔已朦胧感觉自己更喜欢男孩子。初三时,他最铁的哥们儿,突然不再理他。
允澔没向任何人倾诉,而是向外界包括父母封闭了自己。高二下半学期,他逐渐明白了自己的痛苦根源:他确定自己是个“同志”。
这种确认让他恐慌,他试图找人倾诉,可一些“同性恋”群里露骨的话语让他落荒而逃。
父母注意到他的变化,找他谈心。
允澔把一切都说了出来。母亲开始哭泣,父亲沉默了很久后说,等你想清楚了再说。谈话结束,沉默却成了这个家庭的主旋律。
说到父母不愿再和他说话时,允澔泣不成声。现场,大多数人都红了眼睛。
一位父亲的转折
父母再痛苦,比不过孩子
允澔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
到场的家长,大部分早已知道孩子的性取向,但仍没走出阴霾。不少母亲说起时,都失声痛哭:孩子老了怎么办?受歧视怎么办?
“同志”亲友恳谈会由知名公益组织——同性恋亲友会主办,今年计划在全国开10场,郑州是第三站。
“我们常说同志‘出柜’(坦白性取向),父母‘入柜’。”同性恋亲友会文化与倡导主管大鹏说,父母成了孩子秘密的保守者和痛苦的分担者。举办恳谈会,就是为了让孩子与亲人交流。
来自山西的孟先生是这个活动的追随者,他的儿子小孟,已经向他“出柜”13年。
“我和他妈最初也是哭了好多天。”孟先生说,他上学时曾看到街头大字报,批斗两个男的谈恋爱,当时想,这世上怎么还有这么奇怪的人。他没想到,小儿子也是这样。
“既然他们喜欢同性是先天不能改变的,那只有我们改变想法。”孟先生说,相比而言,父母的痛苦不可能超过孩子。
一群人的希望 全社会能接纳他们才能真正“出柜”
为参加此次活动,孟先生的大儿子开车,带着老人和小孟从山西赶到郑州。
小孟说,以前没这个平台,他只能到处找资料让家里人了解同性恋。
自从知道儿子的身份,孟先生不再逼儿子去相亲,他不同意一些老人逼子女结婚来掩盖身份,“那是害了人家女孩子。”
他认为,儿子向他“出柜”后,父子间的关系改善了很多,但是否“出柜”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正确的时机,“如果你都对自己不认同,又怎么能要求得到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呢?”
河南三禾工作组是这次活动的协办方,负责人吴涛说,不管能不能理解,能坐在这里的父母亲,都是伟大和值得尊重的,“不管子女如何,父母终将包容。”
孟先生说,世界这么大,不可能容不下一个同性恋“等社会真正接受了我儿子,他才能算真正‘出柜’。”
不久前,@新华视点在“新华微评”中提到,一个持续进步与开放的社会,会给予相爱的人以包容、以尊重,无论同性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