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疫苗接种后并非100%产生抗体(组图)

2013-05-07 10:10:00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截至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疫苗接种仍较难管理。 王良珏 摄

疫苗接种并不是100%产生抗体。

    随着春季流感高峰的到来,以及H7N9的出现,近段时间不少家长都带上孩子前往接种门诊进行疫苗接种。但很多家长认为,只要一接种疫苗,就可以把病毒“拒之门外”,孩子身上就能产生抵抗力。因此,为了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不少家长还专门选择价格较高的进口疫苗。

    这种想法遭到了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否定。“疫苗只是起到一种预防作用,而不是治疗作用。所以即使接种了疫苗的人,同样也存在被传染的几率,只是这种几率相对降低了。”

    另据了解,去年清远市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对于流动儿童的接种工作,仍然存在管理难的问题。

    去年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较高

    记者从清远市疾控中心获悉,去年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9.84%、脊灰疫苗99.27 %、百白破99.25%、麻疹类疫苗99.29%、乙脑疫苗99.29%、A群流脑疫苗99.38%、乙肝疫苗99.71%、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7.25%;加强(复种)免疫接种率分别为:百白破疫苗99.24%、麻疹类疫苗99.27%、A群流脑疫苗99.19%、乙脑疫苗99.26%、脊灰疫苗99.42%、白破疫苗99.22%、A+C群流脑疫苗第一针99.23%、A+C群流脑疫苗第二针98.82%。

    “从全市常住儿童的接种情况来看,近几年的接种率还是比较高的。”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道。但在接种过程中,不少家长却存在着认识误区。“比如前段时间是春季流感高峰期,有些家长的意识确实很强,带上小孩来接种流感疫苗,但有些小孩在接种后不久,仍然感冒了,所以有些家长就怀疑疫苗的功效;再如有些家长为小孩打疫苗时,专门选择国外进口的疫苗,当然这是家长的选择,但从治疗效果来看,其实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疫苗,效果基本差不多。”

    流动儿童疫苗接种较难管理

    据悉,目前我国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即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如果是6周岁以下的孩子迁入其他省份,可以直接携带原居住地卫生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所在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如果之前没有办理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可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

    去年全市常住儿童出生数为56764人,在疾控中心的建卡数为62043人,这其中包括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所生的小孩。目前全市共有131个接种门诊,在接种的连续性上,乡镇比市区做得要好。据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农村人员的流动性不大,且有乡医专门发送定期接种通知单,因此大多数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比如乡村医生会掌握到他所在乡村新生儿的情况,人数增加的情况、年龄、接种次数等,并及时向当地的卫生院防疫组报告情况,这样防疫组的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发公告、乡村医生通知等方式,安排当地儿童集中注射疫苗。”但在市区,情况则不太乐观。

    据介绍,由于市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且流动性大。因此,对于该群体儿童疫苗接种的情况相对比较难把握。“如果一个小孩出生在湖南,然后随父母来到清远打工,后来父母又辗转到其他地方,这种情况其孩子的接种信息就比较难掌握,只能靠孩子的父母主动找接种门诊了。”目前,疾控中心主要通过宣传、电话等方式通知和提醒市区家长接种疫苗的时间,但这种方式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效果并不明显。

    疫苗接种后不是100%产生抗体

    据悉,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而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乙肝疫苗是属于一类疫苗,一般婴儿出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会免费接受该类疫苗的接种。

    据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可是现在许多家长认为,只要注射了免疫疫苗,就万事大吉,不受传染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据悉,目前国家规划免费接种的疫苗,无论是接种率还是保护率,其比例都已经相当高,但这并不代表接种了疫苗之后就能100%起到保护作用,也有个别和特殊的。“关键还是要靠平时日常生活个人卫生来预防疾病。”

    “疫苗的接种是起到预防作用,但并不是治疗,更不能理解成一接种就能产生抗体。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该工作人员以乙肝疫苗为例做了解释。“有部分人定期接种乙肝疫苗,但怎么打还是显示阴性,没有出抗体,这就是一个例子。”

    据介绍,注射疫苗后能否预防乙肝,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以及抗体产生的多少(用滴度表示)。一般认为,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才能预防乙肝。约有30%的人注射乙肝疫苗1个月后出现抗体,完成全程注射1个月后抗体达到最高水平。也就是说,在完成全程注射前,抗体未产生或滴度比较低时,仍有感染乙肝的可能。

    另外,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不易产生抗体。“这种情况的人数很少,就是无论怎么注射疫苗都不能产生抗体。”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称,有的人群是免疫力较低,但加大剂量注射后会产生抗体,但有些人群即使加大剂量也没有效果。

    对于接种乙肝疫苗后不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没有起到预防作用的这部分人来说,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建议采用灵敏方法重新检测,加大乙肝疫苗剂量,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但即使是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仍会有极少数新生儿免疫接种失败,这可能与母体孕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和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如果这些人免疫不成功,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乱用药,定期复查,注意肝功能动态最重要。

    邓薇

    国产和进口疫苗,哪个好?

    ■读者来信

    问:现在的疫苗有国产和进口之分。国产的价格相对便宜一点,进口的价格就很贵,从父母的角度来看,贵的东西可能比较有保障,而且打进孩子身体里,效果和质量肯定要好。所以好几次医生问我要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我都会选进口的。不知国产和进口疫苗除在价格上不同外,功效和其他方面有没有区别?

    城区 关小姐

    答:清远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工作人员解释,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都经过国家检测部门的严格检验,质量和功效基本没有差别。家长在选择接种二类疫苗(收费)时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作出决定。另外,在选择前,还应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适应症及禁忌症。

[作者:张艳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