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电商界问题渐显:净化行业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2013-05-03 16:16:00 来源: 通信信息报 
字号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迎来集中爆发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蓝皮书(2013)》显示,去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爆发式增长六成多。此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报告称,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2.42亿,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提升至42.9%。与此同时,电商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乱象日益凸显,消费者维权难度大。由此,构建电商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

  电子商务爆发性发展

  2012年被称为电子商务崛起之年。伴随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生态化正在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电子商务在我国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和城乡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形成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发展态势。

  中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庞大的网络购物群体。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亲睐的购物方式,甚至已经成为生活习惯。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2.42亿。尤其是在每年的情人节、双“11”、圣诞节等购物季,在电商的强力助推下,网民购买力得到集中引爆。2012年11月,阿里巴巴表示其在双“11”当天所出售商品及服务总额超过3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2年,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仅为42.9%,远低于美国70%以上,这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类应用渗透率仍将保持稳步提升态势。最新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天津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651元,同比增长13.6%,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居民网购商品和服务人均支出同比增长2.3倍,增幅最大。未来,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用户规模还将较快增长。未来几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发展成为一个增长强劲的市场。

  行业问题日益显露

  可以预见,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当然,电商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从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商家与用户不是面对面地交易,网络支付潜藏风险,网购账户盗刷时有发生。据阿里小微金服集团安全副总裁江朝阳透露,“目前虚假仿冒网站、账户密码被盗、木马病毒及自身信息泄露是用户面临的主要支付风险,这四种风险的占比分别达到了64.4%、19.2%、11%和8.2%。”

  不仅如此,货不对板、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也严重影响网购信心。据《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各地电子商务投诉约93600起。报告还显示2012年全国大规模性的电商价格战不下10次,每次价格战后的半个月左右时间,均为用户投诉高峰期。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电商之间价格战不断,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参与者占据绝对优势。作为电商行业龙头,阿里巴巴集团,尤其是淘宝和天猫,利用自身近乎垄断的地位而对生态圈上下游的其他企业进行的限制,电子商务市场显现出不和谐现象。

  构建电子商务可信生态环境

  如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与市场监管的相对滞后构成的矛盾日益凸显。网络经营规范管理缺位,假冒伪劣商品的流入,诈骗行为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对网购失去信任,将不利于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如何净化网购环境,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环境还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网络市场监管缺位,因此,电子商务要长足发展,根本上还要靠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据《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各地电子商务投诉约93600起。网购监管正接受拷问,而电子商务领域的管理条例如《网络零售管理条例》、《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管理办法》等,却还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完善电子商务市场法规政策,全力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网络营商环境迫在眉睫。

  诚信是电商的生命线,电商生态环境关键取决于参与主体诚信经营,自觉培植健康的电商基因。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市场监管组织体系,引导电子商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增强市场自我调节净化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电子商务市场行政监管效能,从封闭式监管转到公开透明管理上来。唯品会高级副总裁唐倚智表示,唯品会主动访问顾客能实现快速增长,有两个原因,即提供高品质、正品产品和做好服务。他认为,电子商务的诚信建设非常建设,这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从而做大电商市场。

[作者:左盛丹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