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我是歌手"被疑做戏成分多 评论人:观众别太较真

2013-04-16 16:15:00 来源: 辽宁日报 
字号  

 

    《我是歌手》上周五落幕,但余音未了。羽泉组合夺冠出人意料,比赛结果遭到质疑。为此,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著名评论人江小鱼。

    质疑

    《我是歌手》当晚的总决赛竞争异常激烈,歌手认真而紧张地准备着两轮歌曲。辛晓琪请来周华健助唱,黄绮珊请来韩国歌王,林志炫则请来萧敬腾,杨宗纬请来李泉。一直以来被认为很会讨好观众的羽泉则请来邓超助唱,现场还派发羽泉T恤。

    羽泉组合的表现唱做俱佳喜感十足,第一轮结束夺得第一名。第二轮竞演,羽泉进一步发挥“人数”优势,一首被称为羽泉解散或者告别演唱会才会唱的《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索性把自己团队的工作人员都请上舞台,直接把现场搞成好像夺冠答谢会。

    结果,在宣布比赛结果时,羽泉在与林志炫的小分较量中最终赢得首季 《我是歌手》歌王。赛前多项调查显示,林志炫是众多网友最期待的“歌王”。最终,他却在现场观众的投票中错失“歌王”。

    比赛结束后,质疑声不断。网友曹乐明说:“林志炫参加过很多歌唱比赛,都没得第一名,因为他只唱歌。 ”网友李莉说:“感觉有太多音乐之外的东西,真不是光唱得好就可以赢得比赛。 ”

    针对观众和网友的质疑,羽泉在赛后发布会上回应称,夺冠有运气和朋友互助的因素,“没有邓超就没有我们的歌王荣誉。 ”陈羽凡用爬山形容自己夺冠的心得:“爬到山顶的人,不代表技术就是最高的,大家一起登顶的合作最为重要。 ”

    “做戏”成分

    针对被质疑 《我是歌手》中过多的“做戏”成分,总导演洪涛并不否认,并表示,节目中的“戏”能让歌手将音乐发挥得更精彩,激发歌手更多的拼劲。在节目中宣布比赛结果前,《我是歌手》又突然宣布梁翘柏、毕晓世、科尔沁夫等10位专业评审的评选结果,其中羽泉位列第一,而彭佳慧和杨宗纬分列二三名。这让很多网友产生疑问,明明是观众投票,为何又出现专业评审投票,他们的投票结果对比赛的最终结果有什么影响?

    洪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专业评审的投票只占现场的2%,没有任何特权。《我是歌手》节目中设置专业评审,目的是给观众艺术上的指导,从专业角度上更纯粹地去欣赏歌手们的表现。在决赛之前,专业评审们都是“旁观者”,并没有参与现场投票。决赛中,专业评审和现场观众一样是每人一票。

    为娱乐节目生气不值得

    《我是歌手》自从开播之初,围绕着这个节目的话题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说,这节目应该叫“我是老歌手”,也有人说,看这节目就是想听到那些曾经熟悉的旋律。第一季刚结束,不少观众就开始期待第二季。曾经有太多歌手把经典歌曲留下,然后在歌坛销声匿迹,这些歌手怎样才能在这拨怀旧、回归大潮中再次“笑傲江湖”?

    有黄绮珊通过《我是歌手》一夜爆红的示范,歌手们开始认真考虑参加这类歌唱类节目的可能性。所有的这些因素构成了《我是歌手》的备受关注。

    湖南卫视凭借《我是歌手》可谓名利双收,去年因为暂时退出“选秀大战”而流失的观众全都被“唱”了回来,使其整个平台的市场收视份额再次得到巩固。

    江小鱼说:“观众别太较真,这并不是一档纯粹音乐类节目,只是一个娱乐节目,有太多泡沫,就像快餐,不会对音乐行业的实质性改变起到任何作用。但这个节目对主办方和参与的歌手来说却是双赢的。主办方可以赚到钱,歌手身价会上升,此外也会改变少数人的生存状况,这是一种娱乐消费。观众如果太在意并为比赛结果生气就不值得了。 ”

    湖南卫视净赚2.2亿

    据透露,《我是歌手》第一季总投入大概在8000万元,如此巨额的前期投入,在中国电视界并不多见。

    那么,高投入是否就意味着高回报?湖南卫视内部人士透露,在湖南卫视举办的《我是歌手》第一季总决赛广告招标会上,创收总额超过5000万元。《我是歌手》第一季的冠名费为1.5亿元,加上除总决赛之外的12期节目贴片广告大约有1亿元收入,首季《我是歌手》的总收益为3亿元。除去投资成本8000万元,湖南卫视净赚2.2亿元。 □本报记者/肖 杨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