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罗琳《偶发空缺》畅销只一时 粉丝不满意

2013-03-29 14:22:0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  

  “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出席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大厅举行的《偶发空缺》宣传活动。

  书名:偶发空缺 作者:【英】J·K·罗琳 译者:任战 、向丁丁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金 林

  对于一本书来说,“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的这部新作采用的营销模式确实是异乎寻常,这是一种被人称为“拒绝营销”的模式:在出版之前,这部《偶发空缺》如同王冠上的宝石那样被保护得滴水不漏,外文版的译者都要到英国出版商那里进行封闭式的翻译。对《哈利·波特》来说,这样做也许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全世界都想知道那个会魔法的小男孩和他的死对头发生了什么故事。然而,J·K·罗琳的最新小说《偶发空缺》(The Casual Vacancy)“拒绝营销”,却不由得让许多人发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慨叹。

  粉丝不满意,畅销只一时

  凭借《哈利·波特》系列红遍全球的英国女作家J·K·罗琳,去年9月27日出版新书《偶发空缺》,虽然立刻就登上畅销书榜的榜首,但与《哈利·波特》系列长卖的情况不同,《偶发空缺》一周后就跌下冠军宝座。对于该书的评价也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越是罗琳的粉丝越是评价不高,反而普通读者对该书比较宽容。《偶发空缺》中文版于2012年10月20日上市。与《偶发空缺》在中国出版界曾引起版权疯抢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该书现在销售“出奇惨淡”,“两个月大概销出5万册,与开机60万册的印量相去甚远。”

  罗琳自称为《偶发空缺》构思了5年时间,该书以她童年居住的迪安森林地区为蓝本,设置了虚构的英格兰西部小镇帕格镇,主要故事线索就是当地的选举。这个表面平静的富裕小镇,因为这场选举而暗潮汹涌。《偶发空缺》实际上是对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状态进行全方位的嘲讽,甚至还涉及了英国中产阶级对待穷人的冷酷行为,也可以说,这是一本黑色幽默小说。《偶发空缺》显然不是《哈利·波特》一样的儿童文学,这本书有很多非常严肃的政治描写,还有一些非常成人的片段,比如吸毒以及性爱描写。

  像J·K·罗琳这样成功的童书作者转型创作严肃的成人小说,是一种重新定位自己社会责任的行为。这本小说以帕格镇议员巴里之死引出整个故事,巴里留下的议席关系到帕格镇一块贫民区的归属和戒毒所的去留,为争夺这个席位,帕格镇上演了一连串针对选举人的神奇事件(就像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里揭示的“谁参加竞选谁身败名裂”),操纵这些事件的是三个对父母不满的中学生,选举以“反派”获胜结束,这个结果导致了贫民区少女克里斯塔尔的悲剧。小说最终以中学生们与父母达成谅解结束。

  角色类型化,人物很苍白

  《偶发空缺》总体来说是一部实实在在、中规中矩的传统英文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一座美丽的小镇帕格镇”里,作品深入刻画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书中人物众多,情节曲折,丝丝入扣,而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和乔治·艾略特的作品正是J·K·罗琳的灵感之源。这本书与《哈利·波特》系列仅有一处明显的相似点,就是把对刻薄自私、冷漠无情、小肚鸡肠之人的强烈厌恶刻画得惟妙惟肖,整本书都因此显得立体起来。住在帕格镇里的人——小店老板,扒别人家窗户的偷窥狂,看《每日邮报》的人——多半都是那些讨人厌的“麻瓜”(在《哈利·波特》里,作者把一切不会魔法、不相信魔法的人叫作“麻瓜”),是《哈利·波特》德斯礼一家人的当代现实版,这一家子简直坏到了极点,他们竟把可怜的哈利关在楼梯下的柜橱里。这本书注定会被定性为“麻瓜总动员”。

  如果作者仅想通过这本书证明自己有能力创作严肃的成人作品,她的目的肯定是达到了——而且技艺娴熟、举重若轻,但要说这本小说内涵深刻,尖锐地揭露了社会现实,这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小说里所有的成年角色都很类型化。成年女性在这本小说中普遍缺乏立场,这包括霍华德的老婆莫莉、巴里的遗孀玛丽、西蒙的妻子鲁思、科林的妻子特丝,所有这些家庭主妇都很愚忠,她们听命于自己的丈夫,只能在男人的庇护下才能有所作为,而且对子女狐假虎威。

  成年男性在这本小说里则普遍无能和缺乏智商,他们不是哭哭啼啼,就是得意洋洋。他们势利、虚伪、幼稚、懦弱、装模作样,而且都是技术盲。当然,你可以说小说里的成年人都是被简化了性格的配角而已,但这本小说的严肃性不也就在于对这群人进行批判吗?批判对象如此不堪一击,这就说明作者受困于创作童书的经验了。如果没有少女克里斯塔尔的悲剧事件作为贯穿于全书的逻辑链,这本书就只能被当作成人童话来看了。

  创作动机好,但是太写实

  J·K·罗琳在这本书里显示了自己拓展新题材的勇气,但她没有显示出面对批评的勇气,这本书就像一本正面教材,书里的道德谴责公正有力,不容争议,因而也最安全。把这本书说成是罗琳成熟的转型之作有点为时过早,称它为一本转型的过渡之作比较准确。一个受到读者厚爱的成功作家,甘愿负起一个社会批评家的道德义务,这无论如何都该被视作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相对“哈利·波特”系列而言,情节略显平缓的《偶发空缺》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在技法上写得太实了,如果能留下一些想象空间也许会更好”、“写了太多成人的对抗,太残酷、太压抑。对于青少年读者,他们或许更适合一些超越生活、有精神引导性的作品”……

  《偶发空缺》出版之后,虽然也登上了全美销量榜的冠军,但发行量却平平,首日在美国、英国总销量49.9万册,不及《哈利·波特7》的1/30。该书出版一周以后,就被挤下冠军宝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偶发空缺》是一本比较严肃的政治小说,并没有读者熟悉的魔幻情节,整本书的故事也不够轻松,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

  在亚马逊网站上为该书打超低分的很多都是罗琳的书迷,也可以说是《哈利·波特》的粉丝,他们对该书的评价十分糟糕。读者Joni说:“非常难看的书,离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罗琳也乏善可陈了。而罗琳原本朴实无华却引人注目的句子,到了这本书里就变得十分粗糙,没有任何才华……”读者Lonia则说:“罗琳驾驭不了政治社会大背景和严肃文字,新书就像一个沾沾自喜还自以为是的麻瓜。”

  《纽约时报》的书评文章《黑暗和死亡,消失的魔法》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失望:“看了这本书,读者再也不能为人类的勇气、毅力、忠诚和责任感心存感激,反而只能因人性的懦弱、自私和愚不可及的闲言碎语而心生沮丧。”在书评家看来,罗琳虽有对于现实世界写实的野心,但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哈利·波特》让我们明明白白看到每一个人的过去,由此理解他们的现在,但《偶发空缺》却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接受BBC的采访时,罗琳解释说:“很多人问我,‘你是为了证明自己除了儿童文学,同样也可以写成年人看的文学作品,才重新拿起笔的吗?’真不是,我绝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才坐下来开始写作的。我没有任何想要证明的。只是因为我想写,仅此而已。”

  至于为何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罗琳的回答则是令人肃然起敬:“这本书的内容其实非常私人化,它记录了曾经对我影响很深的一些事情,比如贫困,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故事背景是在一个虚拟的英国小镇,但是它就像是整个社会的切片,读者完全可以从中窥豹一斑——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太势利了!”

  作者有怒气,表达却走样

  也许是因为从底层走出来,所以罗琳对于这个社会的穷人们抱以最大的同情心,她在采访中说:“在人们的眼中,穷人仿佛就是一大堆没有面孔的脏东西,贫穷能让一个人完全失去自我。过去,我也是这一大堆脏东西中的一小点,穷到不能再穷的地步。”

  但最深的体验往往不那么容易去写,某种程度上,罗琳成长中不能释怀的某些痛楚和阴影造就了《偶发空缺》,但同时也构成了这本书最薄弱的地方:它用非常愤怒的态度讽刺了这个世界,不留情面地揭发了这个世界。读者甚至能够感受到小说在接近结尾的时候几乎爆炸,在“肮脏和不平等的英国面前”,罗琳愤怒得几乎走了样。

  很难说,罗琳在这场写作中会想到什么,是那些潦倒不堪的岁月里带着两个孩子在咖啡馆里写书的日子吗?还是青春期根本无法启齿的阴暗?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她坦陈,无论是在写作还是后来的修改,面对《偶发空缺》,她都无法控制自己放声痛哭。

  如果看过2008年罗琳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也许就能对罗琳为何能写出《偶发空缺》抱有更深的理解。在那场演讲中,她极力呼吁那些哈佛精英们调动一切想象力去“用于同情自己不曾经受的他人的苦难”。

  在所有对《偶发空缺》的宣传中,几乎都提到了“一个关于小镇的大故事"。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小镇一向是所有精彩故事发生的理想场所,例如安东尼·特罗洛普写巴切斯特;简·奥斯汀写海布里;乔治·艾略特写中部地区;托马斯·哈代写约赛特。这些伟大的作家有很不同的写法和风格,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所描绘的小镇或乡村生活是真实的。

  他们可能会嘲笑自己的作品,也可能会批判社会不公,但绝不会让自己的读者一起鄙视他们描绘的世界。在英国评论人看来,这可能就是《偶发空缺》和罗琳所存在的问题:罗琳的愤怒说明她还没有完全原谅过去。

  罗琳的“空缺”: 情感深度的缺失

  这本书当然不是写给孩子们看的:自杀、强奸、吸毒成瘾、暴力以及弑父的想法贯穿故事的始终。书中甚至将性爱场景设定在墓地里,甚至荒诞地刻画一只用过的避孕套,还有多处令人触目惊心的家暴场景。书里不乏真正的戏剧性情节,风趣幽默的风格随处可见,不过结局却不尽如人意,两起死亡事件叙事较为突兀,人为安排的痕迹明显,读者看后只会瞠目结舌,感叹这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结局带来的感受相比相去甚远。

  看了这本书,读者再也不能对人类的勇气、毅力、忠诚和责任感心存企望,反而只能因人性的懦弱、自私和愚不可及的闲言碎语而心生沮丧。读者再也体会不到看魔法无所不能时那份热血沸腾的感觉,反而只能木然地了解到,要在一本小说里生动刻画十几个人物并引起真正的情感共鸣,还真有不小的难度。

  情感深度的缺失是这部小说的不足之处。人物利害冲突太过直白仅是其中一个原因。同《哈利·波特》这部史诗性作品中饱满的角色性格相比,《偶发空缺》里面的人物显得苍白无力,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角谷美智子(《纽约时报》专职首席书评人)

[作者:蒲希茜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