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湖南出现多起死猪乱弃事件 凸显监管困局(图)

2013-03-25 15:5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3月21日,在湖南浏阳市普迹镇内,数十头用编织袋包裹好或裸露的死猪被丢弃在浏阳河畔,腐臭味弥漫四周。据当地村民介绍,河边丢弃和漂浮的死猪现象常年存在。图为腐臭味让路人纷纷捂鼻而过。杨华峰 摄  

  鲁典于表示,浏阳作为一个养殖大市,目前全市共有规模养殖场(户)数百户,各类散养户20多万户,生猪年出栏量为190万头。以畜禽的正常死亡率来计算,“每年要处理的病害畜禽尸体都不少,如果不严格处理,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畜禽疫病的防治。”正是出于保护环境等多方考虑,浏阳市畜牧部门决定下大力气推广无害化处理池的工作。

  据介绍,无害化处理池均由红砖水泥砌成,每个池子的容积大约是30至50立方米,全部进行了密闭式处理,仅在上方留有活动的弃尸窗口和排气口。当村民家中有病死猪等畜禽动物时,都可以将其扔到处理池中,当地工作人员将定期向池中添加烧碱、消毒剂等,用以化解动物尸体和作消毒处理。

  鲁典于说,以修建一个30立方米的无害化处理池为例,成本价大约1万元左右,加上另行再开辟道路以及派人监管巡查,费用更高。修建池子的费用,由政府补助一半左右,其余的费用村里和养殖户共同承担。

  他解释这一资金“筹措”方式的好处在于,村民和养殖户会共同维护好无害化处理池。

  可是,浏阳市普迹镇普花村和普泰村多位养殖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两村之间无害化处理池数量有限,加上位置相对较远,到了夏天,臭气熏天,人员很难靠近。因此,他们对无害化处理池“并不十分感冒”。

  普迹镇普花村一位陈姓村民私下透露,他对病死猪的处理是选择后山上的一处荒废的山洞。

  另一位养殖大户也表示,遇到死猪现象,他一般会选择在山上挖坑深埋,如果数量特别多,才会选择集中运送至无害化处理池。

  中新网记者在浏阳市普迹镇普泰村设有的2个无害化处理池现场看到,其中1个池子已经堆满了病死动物,1头死猪的半个身子露在池外;另一个池子一侧,则杂乱地丢弃着病死动物。

  一位为记者带路的养殖户说,普泰村的处理池差不多满了,若清理不及时,病死动物只能乱丢。

  鲁典于表示,也正是基于环境、资金、管理等多重考虑,浏阳今年才决定放缓无害化处理池的修建速度。

  面对浏阳河畔沿线乱丢乱弃的死猪,一些养殖大户们不约而同地猜测:极有可能是散户所为,而今生猪市场行情不稳定,本身收益不佳,如果还要花钱去修建无公害化处理池,有些不太现实。

  业内人士建议采取焚烧模式

  按照浏阳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的最初想法,他们打算对无害化处理池扩大建设规模。但两年的实施情况,让该局决定放缓脚步,寻找另外更为可行的方法。

  鲁典于说,建设之初的想法甚为“严苛”,计划在每个行政村,设立1到2个无害化处理池,也可以是2到3家养殖户联合建设一个,大一点的规模养殖厂则要求他们自行修建。

  试点以来,不包括规模养殖厂修建的,浏阳市一共修建了600个左右的无害化处理池,选址由村组和养殖户完成,畜牧局负责现场勘查确定。

  “可是,从试点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几年之后却存在矛盾:一是建设处理池费用较多,二是多少对环境有些影响,有些处理池在选址问题上,也面临百姓的阻力。”鲁典于说。

  鲁典于表示,在无害化处理池的选址上,不能太偏,也不能选择百姓居住太集中的地方。实际过程中,一些当地百姓认为,受益的不仅是本村,还有其他邻村养殖户,不少村民有抵触情绪,“花在协调上的时间不少”。

  相较之下,让鲁典于感觉更为棘手的,是天气不同,造成的病死动物尸体腐化程度的变化。

  在实践中,鲁典于发现,一般而言,动物的尸体腐化需要3个月左右,加上处理池的容量有限,对比上百万头的年生猪数量,这种方式,在他看来并不完美。

  为扩大无公害化处理池的应用程度,浏阳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要求,当地规模养殖厂需自行建设处理池。但在记者采访中,多位养殖户也表示,他们自建的数目不多。

  对此,鲁典于解释称,养殖户修建无害化处理池,只能作要求,至于最终落实情况,他们也没有行政措施,不能采取强制手段。

  而多位养殖户也反映,国家政策中规定给予养殖户80元/头的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没有到位,是导致乱扔和丢弃病死猪的原因之一。

  资料显示,2012年4月,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2011年7月,国家出台政策,对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

  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这项补贴是采取中央拨付50元/头、地方予以配套30元/头的方式进行,主要是给予养殖户在建立无害化设施和消毒等方面的补贴,并非是对养殖户经济损失的补偿。而相关文件规定,每年11月16日上报,1年才能到位。对于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来说,在进行无害化处理、当地畜牧水产部门审核、上报后,上级予以拨付,才能发放。而这一流程走完,农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鲁典于也坦承,浏阳河畔一带出现的死猪乱弃现象,说明工作还未做到位,他们日后将加强工作监管。

  鲁典于由此建议,设立工业化处理模式,对病死动物尸体进行火化,在各个乡镇实行集中收集点,统一焚烧。

  22日下午,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该局下发了《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专门通知》。要求各地将立即组织开展对辖区内河道、沟渠等水域抛弃病死动物的排查行动,发现随意抛弃病死动物的,要组织人员进行打捞,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追查来源。(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