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香港花园街大火启死因研讯 “排档”环境改善

2013-02-25 19:3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社香港2月25日电 (记者 李焯龙)香港2011年“花园街大火”造成9死34伤的惨剧,25日在香港的死因庭展开首日聆讯,预料研讯15天,幷传召75名证人。

  花园街是香港油尖旺区一条街道,位于九龙旺角东部,是香港著名的购物区之一,路的两旁有一间间细小、绿色的“排档”,甚具香港平民化特色。

  但在2011年11月30日凌晨,该处就发生了一场4级大火。当时花园街“排档”率先起火,幷波及附近192至194号及196至198号的2幢大厦,由于大厦内有不少“劏房”(一个单位分割成多个单位出租,类似内地的“房中房”),部分阻塞走火通道,令逃生困难,最终造成3男6女共9人死亡,另有34人受伤。事后,香港警方与消防处完成调查,怀疑起火的原因,是“排档”的电线漏电。

  25日,香港的死因庭传召死者家属作供。9名死者都是旺角花园街192至194号及196至198号2幢大厦的住客,分别住在3楼或以上的“劏房”,部分家庭是从事保安、酒楼侍应、售货员及装修等工作。

  据了解,香港警方为配合研讯进行,特制了花园街“排档”及起火的2幢大厦的模型,幷呈上2份香港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及1份专家报告。

  大火事发后1年多,香港的旺角花园街逐渐走出大火后的阴霾,“排档”整体环境也明显改善,过往挤迫、凌乱之景不再。

  25日,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日被火波及的2幢大厦,外墙早已翻新扫上米黄色的油漆,大厦出口也未见有杂物阻挡;街两旁约220个曾在大火后暂停营业近1个月的“排档”,全部早已恢复营业,热情招呼购物的香港市民,虽未至于热闹,但整体运作正常。

  但与昔日不同的是,过往街道中央只有一条狭窄的行人通道,今日已变得宽敞;过往两旁“排档”东主有把货品放得“越外越好”的习惯,今日已自律地放在黄色界线内指定范围;过往“排档”会用大型太阳伞盖顶,令行人通道变得焗促,今日在花园街远处,已可嗅到售水果“排档”的新鲜水果气味。

  记者亦从“排档”后方观察,过往凌乱如蜘蛛网的电线,已经变得井井有条,每个电表箱还有完整的铝盖封好;“排档”两旁的大厦帆布檐篷,也不再垂至“排档”顶上,街巷的光线变得充足。

  据悉,自发生大火后,为免悲剧重演,香港特区政府对“排档”的监管更严格,例如要“朝行晚拆”,又规定要在3呎乘4呎的面积范围内做生意等。

  在花园街的“排档”售卖睡衣有10多年的陈先生对中新社记者忆述,当时大火后,他花了港币数万元去翻新“排档”,如重新更换残旧电线、更换枝架等,感觉无疑是较以前安全得多,但他目前花园街的客流量就大不如前,“这或多或少与大火后,货品不能放得太出有关,减少了我们的吸引力”。

  有一位居在花园街附近唐楼近20年的杨婆婆说,“(大火灾)不愉快的事情不想再提,但‘排档’环境改善后,逛花园街确实是舒服了,也没有以往那么挤迫,连空气也改善了,希望‘排档’东主也好、死伤者家属也好,大家都要坚强活下去,慢慢重塑花园街的形象。”(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