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新年俗”年味依旧浓 微博微信拜年受追捧

2013-02-12 15:51:00 来源: 北京晚报 
字号  

微信群流行的拜年彩画。

  手机视频拜年、播客拜年、微博拜年等新兴手段层出不穷,高科技拜年,是否让拜年流于形式、稀释人情?虚拟社交的红火,是否会冲淡本应热闹而又充满温情的年味?

  近年来一些悄然兴起的“新年俗”或许能说明,在中国的传统新春佳节里,无论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如何变化,“年味”依旧是人们挥之不去的情结。专家说,尽管过年方式出现新变化,但无论哪种表达方式,背后依然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顽强坚守。

  微博微信受到追捧

  今年过年,记者的手机上就开始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拜年短信。可和往年不太一样的是,还有不少新年祝福通过微博、微信等新方式拜年。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网络等设备、设施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人告别传统的文字短信方式,使用图片、语音和视频等丰富多样的拜年方式。

  然而,保住“老大”位置的短信也受到了来自微博、微信等新拜年手段的强烈冲击。目前,微博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中国网民熟悉的网络社交工具,用户数量超过4亿。蛇年春节,微博因其低成本、高关注、易操作,而成为更多网友喜爱的拜年方式之一。不少微博用户表示,在微博上主要就是给“粉们”集体拜个年,虽然会发一条微博集体@一番,但是私下里还会用短信、微信或电话等给亲朋好友进行比较“私密”的祝福。

  除此以外,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发布图片、音频、文字、表情的微信也在今年春节“火”了起来。目前,中国已有超过3亿人使用微信。这种只要按住键盘就可以轻松发出自己“语音祝福”的拜年方式,让人们多了一种简单方便的选择,不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还成为许多中老年人的心头之爱。

  “反向过年”悄然兴起

  曾几何时,车票难买、假期短暂也不能阻止年轻人回家过年的脚步。近几年,不少在他乡工作的儿女开始将父母提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反向过年”作为一种新的团聚方式已经悄然兴起。

  “年轻人赶着春运高峰也要回家就是为了和家里人共享天伦之乐,反向探亲父母虽然舟车劳顿,但相比之下是一种低成本的过节方式,父母还可以顺便旅游,是对传统探亲方式的补充。”今年把父母从宁夏接到北京过年的白领王靖说。

  晚辈给长辈压岁钱

  按照“旧年俗”,过新年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压岁钱”又叫“压祟钱”,寓意压住邪祟,晚辈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如今在不少城市,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正成为一种时尚。

  在四川工作、回甘肃老家过年的李学成告诉记者,做儿女最大的心愿是希望父母健康长寿,“我和同事过年回家,不管钱多钱少都会为父母准备压岁钱,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草根闹春网民欢迎

  今年你看春晚了没?曾经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央视春晚,近年来受到地方台春晚的挑战,天涯社区等论坛的草根春晚也受到年轻网民的欢迎。

  “80后”的李阳连续几年参与天涯社区举行的草根春晚狂欢。今年的天涯蛇年春晚还以PK赛的形式,邀网友对节目投票,“捉对厮杀”,“草根春晚的互动性强多了,比单看电视春晚有意思。”

  “传统春晚还是要看一下‘意思意思’。”李阳选择上视频网站看整合多台春晚看点的“春晚直播间”,“都是各家电视台的精华节目,比只看一台晚会有劲。”李阳的过年方式更多出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身上。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李天纲说:“年轻人选择新的过年方式不必担心,这不等于我们会把过年传统都磨灭掉。春晚为什么能坚守三十年?除了节目吸引人,其实是大家需要在一起守岁。中国人内心有一种顽强地与祖先在一起的意识,与家族群体在一起的这种感觉没被削弱。”

  拜年形式紧跟时尚

  拜年,是过年不可缺少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从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到电子贺卡、微博拜年再到最新的微信语音拜年,传递祝福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便利。

  上海82岁的陈洁阿婆早在年前就排出一张“拜年计划表”,从除夕到初六,串门拜年和电话拜年的时间都需要“提前预定”。除夕一大早,从远在美国的女儿的拜年电话开始,她几乎是“煲电话”,亲戚朋友一个接一个,“中午饭都没空吃”。

  陈阿婆的儿子刘刚则在一旁忙着编发手机短信拜年。除了编写原创拜年短信,还要根据收信人的关系、爱好调整用语。

  一旁的孙子虎子对着手机说了声“祝大家新年快乐”,一会就听到一个回音说“拿红包来”,逗得全家哄堂大笑。“以前我还用电子贺卡和微博拜年,今年已经流行用微信语音拜年,拜年祝福吼一嗓子就成,多简单!”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认为,拜年形式多样化,是民俗发展的表现。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俗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80后”过年“留白”

  早上串门拜年,下午在家待客,晚上逛庙会,传统过年方式,活动繁多,“满满当当,比上班还忙”。而对“80后”“90后”来说,给过年“留白”已成为新的流行。

  “过年其实就是吃吃喝喝睡睡,爸妈那一代的过年方式实在太累。”上海白领郁林选择去马尔代夫晒太阳,“看看书、潜潜水,过一个无所事事的春节,也算给自己节后的工作状态充充电。”

  对网友“富士山下”来说,“宅在家中看美剧过春节”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要是天气好就出门散散步,走到哪儿是哪儿,给节日留点白。”

  李天纲认为,对民俗的坚守不会因活动形式的改变而减少,年轻人如何用新技术、好方式来表达自己过年的心情、传承过年的民俗,是全社会都需要关心的话题。X062

[作者:陈鸿燕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