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祝福经济”再添新丁 河北微博微信拜年成新宠

2013-02-09 23:0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石家庄2月9日电(记者 陈林)9日除夕夜,又到一年一度拜年时。继磕头作揖、互投名帖、礼仪电报、电话问候、BP机留言、手机短信、博客拜年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人的拜年方式再次演变,环保低碳的微博、微信拜年成为今年春节“祝福经济” 的新宠儿。

  “微博大拜年啦!@ 到@ 不到的,统统新年快乐,阖家幸福,心想事成!!”9日下午,河北媒体从业者何先生就开始在网络通过微博@他的同事、朋友进行拜年。此前数年,他多通过手机短信和电话拜年。他说,比起其它拜年方式,微博拜年因环保、低成本、容易操作,而成为同事朋友中流行的拜年方式。

  数据显示,中国微博用户数量超过4亿,已成为绝大多数网民熟悉的网络社交工具。比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是5.64亿,手机网民数量是4.2亿,微博几乎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上网“标配”。

  记者登陆新浪微博看到,一些官方微博、知名微博博文除夕夜一边讨论春晚,一边集中通过微博给粉丝拜年。在大面积@同时,还有用户表示,对于亲密朋友还会通过私信交流。

  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日益普及,人们的拜年方式也愈加趋于“电子化”。除微博外,选择用微信这种包含图片、音频、文字、表情等声画合一的拜年,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除夕夜,中新网记者在石家庄街头看到,很多都市青年男女一边放烟花欣赏美景,一边和千里之外的朋友“隔空喊话”,互致祝福。

  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耿先生表示,他今年选择用微信的方式传递了对亲朋的祝福,主要认为一段几秒钟的拜年吉祥话比群发短信更亲切真实,此外短信每条收费0.1元人民币,而微信除去手机上网少量流量费用,几乎接近免费。

  有学者表示,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字今年大行其道,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开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悄然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