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墨,铺纸,挥毫,晾干,红纸上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和祝福,成为家门口的一道风景——写春联、贴春联,本是春节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除夕将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春联似乎不再是现代都市人春节里不可或缺的内容。在“键盘时代”,能够自创、自书春联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单元楼住户仅20%贴春联
朝阳门内南小街20号,9层的住宅楼,7个单元门口仍是一片空白。“按老理儿,打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可以贴春联了。”居民老赵告诉记者。不过,他也坦言,如果不是记者问起,他也想不起来贴春联的事儿。“现在好像贴不贴都无所谓。”
打开五单元的防盗门,门里侧贴了赵家楼社区居委会发的消防安全通知,楼道里、电梯门上都没见春联。从一楼走到9楼,30户人家只有6户贴了春联,另有3户贴了福字。贴在门口的春联,清一色是印刷品,内容都是中规中矩的“纳福”、“迎新”等内容。
楼房临街的一层全部是底商。记者数了一下,36户底商,只有一家“迪亚天天”超市在门口贴了一副印制的春联,其他的理发、食品、鲜花、洗衣、房产中介等店铺,都与平时没什么两样。小超市门口的对联也并不工整,“过年不必东奔西走,迪亚天天买啥都有”,读起来更像是顺口溜。
“看着确实冷清了点儿。”一位路过的市民说。
除夕临近,侯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住的炫特区小区也没有见到有贴春联的。在东坝朝阳新城、通州翠屏北里等社区,虽然居委会开始在单元门口张贴春联,但居民自己贴春联的比例仍然不到半数。
记者随机采访了20多位市民,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春联“可贴可不贴”。追问原因,其中七八成人是因为“自己不会写、买的不如意”,于是索性放弃。
擅长自写春联者不足10%
“现在能自己写春联的,估计连10%都不到。”北京楹联学会会长潘家农告诉记者,“贴春联的人里,90%以上都是去超市或在路边买的。”
刚刚在“圆梦中国·文明北京”楹联征集活动中入围“金榜春联”的高宝玉告诉记者,现在自写春联成了“稀罕物”,除了文化传统受冷落外,也有技能缺失的原因。“会作对子的,不会书法;会书法的,作不了对子,平仄、押韵都不对。”
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于巍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硬笔书法都拿不出手,更不用说毛笔了。学文科的他有时兴致来了,也想自己作个对子,但一想到还要专门找人写,“太麻烦,只好算了”。
潘家农介绍,每年春节前的一个月,学成的楹联爱好者会特意安排20多场送春联下基层活动。现场一个楹联专家、一个书法家为一组,一个编对联、一个写对联。“20场活动总共要送出5000多副对联,非常受欢迎。”为拿到他们在地坛庙会上现编、现写的“专属”春联,有的市民第一天没有排上队,第二天还会特意再跑一趟。
“楹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近年来有点受冷落,但这一传统文化在百姓心里还是有地位的。”潘家农认为,要传承发展这一传统文化,需要政府与社会投入更多资源,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楹联、书法等课程,让更多年轻人掌握这一技能。
自写春联越磨越有味儿
今年65岁的刘先生来北京已经50年了。昨天下午,他开始挥毫书写2013年的春联。
“玉龙腾飞驾云去,银蛇起舞上岗来。”“龙孙出世声振寰宇,四世同堂喜迎蛇年。”两副对联都是老人自己想出来的。因为刚满月的孙子在家谱上排“玉”字辈,他特地将与“银蛇”对仗的“金龙”改写成了“玉龙”。第二副对联里,除了属龙的孙子,他还特地加上了生肖属蛇的外孙女,烘托大家庭氛围。“虽然不是严格对仗,但有我们家自己的特色。”他说。
老人坚持自编、自写春联已经几十年了。“上世纪60年代读小学,老师就要求用小楷写作文。”老人自己写春联自得其乐,“既陶冶情操,还喜庆,一张红纸才两块钱,够写两副春联了。”
作春联写春联也是家人互相交流的过程。去年春节,老人为了鼓励儿子努力工作,特地写了“春意融冬跃龙时,静夜省身锦绣至。”书写时,儿子在一旁笔墨伺候,帮着铺纸、研墨,贴对联时,儿媳妇也出来帮忙,一家人其乐融融。
高宝玉建议鼓励市民更多地自己创作、书写春联。“别看春联形式简单,但蕴含的是一个家庭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不简单。”他说,在自己创作春联的时候,人们会自觉地总结过去的一年、计划新的一年,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对联,会更有意境。“和那些千篇一律印制的‘大路货’相比,自己写的春联内容更丰富,越琢磨越有味儿。”他说:“春联体现的也是人们的文化修养和人生追求。”记者 童曙泉
延伸探访
年年一个样 出新何其难
贴写新春联渐成印制旧模板
春节将至,市面上有纸质春联、绒布春联、烫金春联,种类真不少,然而不少读者反映,春联的内容却没能跟上百姓生活的变化。春联上的吉利话,看来看去也就是辞旧迎新、福禄寿喜等有限的几种,太缺乏个性。
“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平安四季春。”“辞旧岁岁岁如意,迎新春春春快乐。”“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天意批发市场地下一层,近40个专营年货的店面挂满春联福字,看上去格外喜庆。70多岁的周女士就在仔细挑选。“我家今年娶儿媳妇,想找个包含新人进门这个意思的春联。”不过,她已经转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找到合适的春联。销售员小陈说:“春联的内容是厂家已经印好的,我们只能挑款式。再说,太个性的内容很少有人要。”
厂家又是如何确定春联内容的呢?记者通过阿里巴巴、淘宝等批发网站联系到了一些春联生产商。“哪有时间去请名家专门创作?都是在电脑上找的内容。肯定都是好词好句,谁还在乎具体内容?”生产春联已7年的浙江苍南何女士透露,7年来她家生产的春联内容很少带有生肖字样。“带上生肖明年就不好卖嘛。”言下之意,春联年年一个样。
浙江义乌的朱老板介绍,印刷春联就是赚钱养家而已。厂子里其实就那么几套模板,只要模板不坏,就一直印下去。重新制板还得花个几百元,不值。和记者说话的时候,电话中传来仓库里工人们盘点货物的嘈杂声,朱老板自豪地说:“别看内容有限,高峰时每天能发往全国上万套春联呢。”
北京楹联学会秘书长迟恩来介绍,宋代以来,春联的内容多以辞旧迎新为主,但不乏个性化内容,很多个性化内容就是普通人家琢磨出来的。曾经,自己创作或请人创作具有家庭特色的春联,是过年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只是到了前些年,春联才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加之传统文化一度被忽视,会创作春联的人越来越少,慢慢就简化为有限的几套模板,只剩少数楹联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才有这个雅兴和能力了。
不过,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人们对个性化春联的需求也在复苏。迟恩来1月29日随市文联前往海淀区东升镇马坊村为村民们送春联时,就遇到一对村民请求他用夫妻俩的名字创作“嵌名联”。
“时代发展了,春联也不能还是传统的老样子,大家也想看见新花样。”迟恩来说,需求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催化剂。人们今天对个性化春联的雅兴,到了明年,或许就转化为创作个性春联的能力了。记者 李洋 实习生 徐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