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具有5000余年文明史、近2560年建邑史,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的常州来说,缺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正式认证,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今年,常州市政府将“大力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重点工作,并提出“到2015年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人期盼多年的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迎来了新的机遇。
常州历史文化灿烂
1982年,国家为了促进地方增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采取申报的办法,命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则特指“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99座。此后又陆续增补了11座,总计120座。其中,江苏拥有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徐州、淮安、无锡、南通、宜兴10座城市,而常州,至今仍与江阴、泰州、高邮、兴化、如皋并列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与常州在中国历史文化史上的地位相比,实难相符。
常州历史文化之灿烂,早已无需赘述。城河相依、河抱古城的古城形制,遍布全城的古迹遗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春秋时期植根发芽的吴文化,南北朝时期的齐梁文化,明清时期的五大学派,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这里也是历代名人辈出之乡,名人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四。仅一个小小的青果巷,就走出了唐荆川、恽鸿仪、盛宣怀、李伯元、瞿秋白、刘国钧、周有光等一大批历史名人,被公认为全国罕见的文化现象。
可以说,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常州成功申报的最大优势。
3次申报3次错失
虽然拥有很多独特的基础和优势,但常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路,一直走得很不平坦。
上世纪80年代起就全程参与申报工作的文化学者邵志强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常州曾三次尝试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三次都遗憾地与这项荣誉擦肩而过。
“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审批时,还没有采用申报的形式,也没有现在的打分体系,而是由专家组直接评选出来。当时,常州曾被列入其中。”邵志强回忆,“1986年和1994年的两次,常州也都进行了申报工作。”
三次错失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在某项文物保护问题上的不当处理。而在2000年之后,常州又因为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两次被中央媒体报道,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景,也因此一度蒙上阴影。
但3次不成功的申报,也成为了改进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契机。进入新世纪以来,常州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建立了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机制。目前,常州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5处,省级50处,市级152处。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12个,省级38个,市级90个。
画定申报“路线图”
常州市政府提出,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将大力推进八大工程、39个重点项目的建设。
八大工程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扩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宣传。
39个重点项目主要有: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利用、前后北岸业态调整、大运河申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盛宣怀故居修缮保护、恽代英纪念馆建设、苏东坡纪念馆建设、石龙嘴历史风貌区修缮保护、编制《常州市区古镇古村老街整体框架体系规划》、淹城、阖闾城、寺墩、圩墩等大遗址的进一步保护与研究等。
其中,备受关注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利用项目,已于去年正式启动,目前正在顺利推进中。而对此类历史街区和风貌区的修缮和保护,都会严格尊重历史风貌,突出民生保障,既延续历史街区的文脉,又完善历史街区城市功能。
常州人一直引以为豪的名人故居,也将呈现新气象。据常州市文广新局透露,到2015年,苏东坡、盛宣怀、赵元任、周有光等一批名人故居或纪念馆,以及意园、近园等江南园林都将得到修缮,大运河(常州段)申遗也将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