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第一财经周刊:电商业,腾讯来了

2012-12-26 16:01:00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字号  

  首先,这门生意是不是能赚钱、投入究竟需要多大就很难说清。B2C领域中崛起最快的京东在销量飞涨的同时,伴随着的是以亏损换增长的名声,总体花销也相当巨大。“比如订单的履行成本这个数字,是电商很大的一块成本,”吴宵光说,“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也知道会亏损,但是不知道这个成本是不是会下降,也不知道现在这个数字是不是合理。”

  “以前,很多东西都是基于外部数据或在行业交流中听到别人说,当你要去做一个数十亿美元投资的时候,光凭这些,投资决心是很难下的。”卜广齐说。

  此外,腾讯那些“不是直接也要间接给电商”的流量,虽然总量巨大,但腾讯有诸多也在争抢流量资源的业务线,电商部门必须明白这一点。

  对吴宵光和腾讯来说,其C2C业务让人失望之处,就在于拍拍对流量的浪费:当拍拍做促销活动,腾讯将流量导入拍拍后,虽然也能获得高销量,但顾客来了买完便宜的促销产品后就离开了。

  但从2010年底投资易迅后,按卜广齐的说法,靠着腾讯提供的“一些流量和一点钱”,在一年半之内,易迅的订单额增长了10倍。根据艾瑞的数据,易迅网在2011年的销售额为23.7亿元,仅次于京东、苏宁,在3C电商领域排名第三。

  更重要的是,卜广齐说,腾讯看到了易迅能把新顾客较大比例地转化成老顾客,每次活动后易迅的销量都能上一个台阶,根据其内部的调研,今年易迅通过口碑传播带来的用户占比40%。

  “腾讯的模式非常适合拉新客户,”吴宵光说,而“拉来新客户后易迅能把他留住,因为它一日三送,价格便宜,还有腾讯的保障,能形成口碑和用户的使用习惯。”这与拍拍极为不同。

  卜广齐说,吴宵光这样的高管经常半夜十一二点或者夜里一两点发微信给他,说自己在微博上搜到了用户对易迅的什么意见,赶紧改,也会自己作为用户去买东西,然后考虑流程是否顺畅、送货过程怎么样。“对电商,腾讯的判断跟它的其它业务是一样的:有没有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价值,是不是能沉淀用户口碑。”卜广齐说,腾讯认为流量大并不能保证成功,如果难以发挥其流量的价值,就很难保持成长速度,与其它电商平台竞争。

  在腾讯将电商业务分拆独立为子公司之前,腾讯高层跟卜广齐探讨最多的,首先是商业模式:B2C的模式未来是好的商业模式吗?能不能独立盈利,而且规模化盈利?

  在看国外的经验时,他们发现亚马逊这样的网站自营的业务是很难盈利的。而且,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原本火热的电商就开始进入融资寒冬,到了第四季度,垂直电商不能盈利、是个骗局的说法开始被普遍讨论。

  2011年10月,QQ网购上线,它与QQ商城和拍拍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形式上看,更类似京东,主要呈现商品,而非淘宝式地主推店铺;从定位上,腾讯则宣称,QQ网购的合作伙伴主要为独立B2C及传统零售连锁企业,要做统一高标准服务的优质精品购物中心。

  好乐买作为被腾讯投资的公司,跟易迅、珂兰钻石、天天网、1号店、凡客V+一起,是最先进驻、也是头几个月内这个平台仅有的6家电商。在好乐买高级市场经理付娆的认知里,QQ网购成立时希望区别于拍拍,要走相对高端的路线,以鞋类为例,腾讯希望如果QQ商城里客单价是100元,QQ网购就要做到三百多。

  而在运营过程中,腾讯的做法发生了改变,付娆觉得,到了2012年春节后,QQ网购开始更看重品类和商品的扩充,“应该是想提高流量的转化率”。

  实际上,QQ网购的难题对腾讯来说一以贯之:怎么把玩游戏的QQ用户转化成腾讯电商的用户。

  “以前腾讯想尽量做一个比较符合互联网观念的、比较轻量级的开放式平台,说要投那么多资金做仓储,招那么多工人做物流,大家觉得不太可想象。”卜广齐说,但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腾讯的看法逐渐转变,认识到还是要做“重”,有投入才有口碑。

  2012年5月18日,腾讯把电商业务单独分拆为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注资10亿美元,谈好给ECC保证一个“相当大的流量”。也是在这个月,腾讯宣布控股易迅,将它纳为子公司。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腾讯电商的路线就定义得比较清楚了。”卜广齐说。腾讯此时已经想清楚了之前讨论许久的模式问题:要做B2C自营+开放的模式,类似于京东和亚马逊,自营部分很难赚钱,但开放平台可以赚钱;此外,要靠比对手更精致的服务来赢得口碑。

  而腾讯认为的更精致的服务,也是当年易迅在上海立足的关键,就是物流。之前他们已经讨论过很久,易迅在华东的物流能力是不是可以复制到全国其它地方。

  易迅在2011年年底进入深圳和华南,自建仓储和配送团队,最开始从南山、福田、罗湖试验做一日三送。配合腾讯在华南的流量支持,到2012年6月时,易迅在广东销量突破了日均1万单。据称,此前京东在华南市场达到这个水平,花费了近3年的时间。如今,易迅该地区的订单量已经达到每天2万单,与京东以及易迅在上海的水平相当。

  腾讯电商独立后,易迅很快开始在武汉、重庆、西安建仓,来覆盖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加上上海、深圳和北京,在全国完成了布局。易迅能够一日三送和一日两送的城市,今年已经拓展到十几个。

  短期来看,易迅的出手并不那么声势浩大。易迅的仓储副总裁梁忠杰说,今年年底前,在上海,这家公司对新增订单的应对之策,也只是在老仓库旁边多租两个一万平方米的仓库;他们也并未像苏宁易购那样号称在全国建立全自动化的仓库,认为目前还是半人工半自动化的最经济,“我们还是愿意小步快跑,方便做调整”。

  长期来看,腾讯在物流的花费则将十分惊人。腾讯已经在上海青浦区拿了地,易迅在这里要建的物流中心有23万平方米,比京东的“亚洲一号”物流中心更大。卜广齐称,未来三四年间易迅还要建四五个20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型仓库,至少将在全国建80万平方米的仓储中心,光仓储上的投资就要几十个亿。

  此外,易迅明年大概达成一日三送和两送的城市会再扩展50个。在最开始订单量没起来之前,铺人、铺设备、花租金,都是固定成本。易迅的配送队伍现在大概是1000多人,每年要上涨一两倍。

  卜广齐说:“我相信没有谁还敢于这样做投入,包括苏宁在内。”

  而要保证腾讯电商的成功,易迅除了物流外,还要做的是保证低价。根据网易惠惠的价格监测,在今年京东“6·18”店庆时,易迅商品比京东便宜14%,苏宁比京东便宜10%;在今年的“8·15”电商价格大战后,易迅的价格持续下降。在11月和12月的促销中,这家公司除了“慢就赔”又提出“贵就赔”的服务。

  高投入、低价格,再配以腾讯的流量—在易迅有物流服务能力的城市,腾讯电商的流量优先满足易迅,从今年9月大促开始,易迅80%的流量来自腾讯,卜广齐对此的说法是“如果花钱的话那真的是吓死人了”,而这必然意味着高增长,根据梁忠杰称,今年易迅的订单额同比去年增长了10倍。但这也意味着难以盈利。“我们已经做好了易迅三到五年内不盈利的准备”,吴宵光称。

  而肩负着赚钱任务的腾讯电商开放平台部分,进展却远没有易迅这么快。

  2012年7月,QQ网购宣布,通过邀约制引入300家商户,采用的标准是“在每个大的类目里面,QQ商城做得比较好,淘宝上也表现比较好的”,与刚上线时的标准已经不同。根据腾讯的计划,QQ商城的1万多家商户中,有四五千家要引入QQ网购,其余分流去拍拍。

[作者:王峥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