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火了沿线城市旅游
不同城市收益不同
高铁的建设,将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有利于区域内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城市群间人流、物流效率与质量将大幅度提高,拉动沿线经济和城市群的区域联系,带动相互间的经济发展。
但有专家指出,不同的城市收益并不相同。
九鼎德盛首席经济学家、管理学博士张保盈认为,高铁形成城市间的紧密连接,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他说,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带来的流动便利,城市间生产要素在加速流动的同时,也会促使资金、人才、信息向发展环境优越、行政效能高的局域聚集。所以规模大、实力强的城市所获得的利益会更明显,而一些地区会因为消费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氛围不浓,城市环境不佳等原因,面临人才、企业等流失的窘境。
连华认同有“虹吸效应”这一说法。她说,同城化格局形成,经济迈入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同城化”带来的中心城市对资源的单向吸纳能力不容小觑,“虹吸效应”让中小城市喜忧参半。
不过,连华认为,如若产业错位发展,形成互补优势,高铁沿线每一座城市都将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深圳王牌城市研究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官同君的研究发现,印证了上述观点。
上官同君发现,1964年日本新干线开通时,名古屋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进入“东京一小时都市圈”后,在很短的几年,人口、经济和地方收入便明显增加。此后,与东京错位发展,东京注重建金融中心、研发中心,名古屋则着力发展汽车制造、电子、纺织、商贸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出著名的丰田汽车城、松坂屋百货公司等大企业,名古屋也跻身日本第三大都市。
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认为,从大局上看,高铁带来的正向效应是主要的,“虹吸效应”的负面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他说,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视野来看,每个城市的发展是由一个区域板块活力决定的。每个城市融入更大的市场,突破局部的小市场,都会获得新的机遇。
“有了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我们发展的动力是强劲的。”郑泰森说,高铁时代带来的人力资源的流动,促进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会更加有效,对区域经济的正效应会远远大于局部的负效应。只要一个地方的经济充满活力,像许昌、漯河这些城市自身经济很有特点,自身的活力会完全抵消这种“虹吸效应”的负面影响。经济活力不足的地方,在各种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中,只要抓住机遇,也会形成新的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