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北京六大文化联盟通报一年成绩和未来发展规划

2012-12-18 15:49:00 来源: 北京晚报 
字号  

  去年年底,北京正式成立首都剧院联盟、首都博物馆联盟、首都出版发行联盟、首都影院联盟、首都影视产业联盟、首都图书馆联盟六大文化联盟。通过文化联盟的形式,整合剧院、博物馆、出版、影院、影视产业和图书馆资源,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如今六大文化联盟已经运行整整一年时间,在这期间首都六大文化联盟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密切联系联盟成员单位,在整合首都文化资源、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昨天各个文化联盟的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了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首都剧院联盟

  36部优秀剧目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北京市文化局巡视员吴然介绍,首都剧院联盟自成立以来的重点工作就是文化惠民,让普通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联盟部分成员单位率先自发提出将100元以下低票价的比例由原来的10%左右扩大到20%。在文化局的支持下,联盟在全市选择了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天桥剧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首都剧场、长安大戏院等15个剧场进行低票价补贴试点,补贴低票价51262张,发放补贴资金530万余元。低价票补贴使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剧场不仅提高了上座率,还增加了演出收入,同时也培养了观众花钱买票看演出的良好消费习惯。

  为了让观众更方便地了解到演出信息,首都剧院联盟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推出了多渠道的演出资讯平台,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设立专版,定期发布全市各剧场演出资讯。首都剧院联盟还在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首都剧场、戏逍堂等单位推出各种类型的艺术知识讲座,提高观众对舞台艺术的观赏水平和文化修养,同时引导观众在观剧过程中讲求文明礼仪,让更多的观众喜爱剧场。

  首都剧院联盟统筹全市121个剧场,在推动优秀舞台剧创作生产和剧目展演上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话剧《甲子园》、评剧《银杏庄》、歌剧《运河谣》、儿童剧《想飞的孩子》、音乐剧《天桥》、河北梆子《十八里香》等都是联盟成员单位成功推出的原创的、当代的、北京的精品佳作,充分发挥了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在2012年全市优秀剧目展演中,剧院联盟充分发挥调节剧场的作用,成功推动36台优秀剧目展演,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吴然表示,首都剧院联盟的最大优势就是整合。2012年市文化局整合原有的公益演出项目,推出“万场公益演出下基层”演出活动,包括中央院团、市属院团和民营院团在内的400余家文艺团体在全市各城区、郊区、露天剧场、学校开展公益演出活动,截至11月底,全市共完成演出11000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此外首都文化联盟还整合北京剧场、剧团资源,在演出创作方面最大限度发挥首都文化资源优势。为了进一步引导北京市小剧场戏剧的普及和发展,鼓励小剧场戏剧的创作和演出,2013年1月至2月,将举办以“北京故事”为主题的小剧场剧目展演,推出一批体现北京精神,反映“北京的、当代的、原创的”,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小剧场剧目。

  首都出版发行联盟

  大规模展节展销蕴藏宝贵商机

  首都出版发行联盟自去年成立以来影响不断扩大,成员单位从最初的115家增加到153家,包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等北京地区大型出版发行企业和民办出版发行企业都已加盟其中。首都出版发行联盟的成立,在出版发行领域首次打破了中央与地方资源分散发展的局面,有利于充分发挥首都的整体资源优势,实现地区行业的优势互补和联合发展。首都出版发行联盟的重点工作就是搭建平台,搭建出版企业与发行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建设北京地区出版走出去版权贸易平台、数字内容营销平台等。首都出版发行联盟还积极利用节庆和举办展节活动,为联盟成员单位图书展销提供了平台和服务,集体组织参加了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第22届全国图书博览会、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首都出版发行联盟还组织联盟成员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今年8月组织了援建拉萨益民书屋、支援拉萨新闻出版工程和京藏手拉手读书活动,联盟成员单位共向拉萨捐助了360多万元的优秀出版物。6月为宁夏石嘴山市农家书屋和小学生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并为该市图书馆捐赠了一份价值4万元的清光绪皇帝收到的奏折。北京7·21特大暴雨发生以后,联盟成员单位自发捐款100多万元支援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

  2013年首都出版发行联盟将在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发挥整体资源优势,继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实施精品出版工程的基础上,把北京文化走出去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积极推动首都出版数字内容国际营销平台和出版发行总部基地的建设。拟计划在香港举办首届华文图书精品展,之后陆续在台湾、澳门地区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进行巡展,把华文图书精品展打造成北京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首都博物馆联盟

  十种文化活动精彩呈现博物馆文化精粹

  2012年10月,首都博物馆联盟作为重要的承办单位之一,成功举办了北京第一届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吸纳了包括中央、地方和民营博物馆在内45家单位128名选手。这既是博物馆联盟一项开创性工作,也是联盟成员单位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对展现博物馆讲解员风采、传播博物馆人的精神理念、提升社会对博物馆及其讲解员的认同感和声誉度搭建了良好平台,这必将成为首都博物馆联盟的品牌性文化活动。

  首都博物馆联盟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及纪念北京地区博物馆成立100周年,推出了一系列走进社区、贴近百姓生活、展示博物馆精粹的展览展示等文化活动。例如,推出“百名志愿者讲北京——魅力北京 百场讲述”、“百家博物馆进社区”、“自然博物馆开放日——做一天博物馆人”公众体验式活动、“假如这样——真假文物展”、“国宝故事细宣讲,故宫文化慢体验”等宣讲和展览活动。联盟中,区县博物馆也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文化活动,朝阳区推出了以“博物馆与大众生活”为活动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海淀区博物馆推出“沉香越千年——海淀历史文物展”;延庆县推出了延庆考古成果展和延庆博物馆2012年民间鉴宝会两项活动……这些展览、讲座和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而且激发和培育了广大市民对博物馆事业的兴趣和热爱。

  首都影院联盟

  2元票价、100万张观影券 尽享电影盛宴

  2012年春节,首都影院联盟推出了两元钱观影的“礼包”,1月22日至31日,北京80家影院都推出了两元观影优惠活动。此次活动,城市影院放映14852场,观众52万人次,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4159场,观众32万人次,看电影成了龙年春节很多家庭文化消费的“新宠”。影院联盟还实施了“六一”惠民工程,在全市46家影院公开放映100多部儿童题材电影共558场次,实施补贴262万元。推出“党在我心中”十八大献礼影片观影活动,印制观影券100万张,观众持观影券在北京各影院花10元钱观看国产影片。此外,联盟还组织了10部“十八大”献礼影片,计划在全市电影公益放映4万场。

  首都影院联盟支持多影厅建设。调整完善政策导向,重点向五环外人口集中度高、经济较发达、规划发展较快区域和影院建设空白地区倾斜。加大对老影院改造扶持力度,支持老影院改善影院环境,提高放映质量和服务水平。联盟实施的影院升级改造、低票价观影等政策措施,有利于提高影院上座率和电影票房。初步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北京院线票房超过11亿元。

  首都影视产业联盟

  电影佳作异域传播中国文化

  首都影视产业联盟在短短1年的时间里,创作生产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3部十八大重点影视剧目里,14部作品由联盟成员单位创作生产,这其中包括鑫宝源的《北京青年》、华录百纳的《媳妇的美好宣言》、《中国骑兵》,恒大动漫的《生日梦精灵》等,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称赞。特别是2012年获得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3部由北京地区选送的影视作品《杨善洲》、《惊沙》、《媳妇的美好时代》,都是由联盟成员单位制作出品。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北京地区选送的获奖作品,一些中央单位和兄弟省市选送的获奖作品,像《建党大业》、《建国大业》、《飞天》、《第一书记》、《雪域天路》等也由首都影视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参与制作出品。

  首都影视产业联盟大力支持联盟单位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小马奔腾成功收购美国数字王国,加强收购环节的指导和监管,加大对收购后续工作支持和帮助,给予资金及政策优惠等方面的扶持,推进落户北京后续项目建设,在小马奔腾收购、落户北京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都影视产业联盟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市广电局组织上报的18家重点企业全部被列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7个项目全部被列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2012年1月,海润传媒娱乐集团与香港最大有线电视运营商NOW TV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推出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NOW海润电视台,标志着内地首家民营影视企业成功登陆香港。7月份,西京集团收购的英国普罗派乐电视台得到环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与英国桦木集团宣传推广3D动漫电影《金宝历险记》,此事作为重点项目,在伦敦举办的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动——第四届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上现场签约。华录百纳制作出品的《媳妇的美好时代》成功落户非洲肯尼亚,用斯瓦西里语在非洲传播中国文化。联盟成员还积极参加了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和“春秋季”首都电视节目推介会,集结多种类的优秀作品参展,签约了多个交易项目,为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壮大影视产业发展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首都图书馆联盟

  “一卡通”畅享公共图书资源

  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惠民便民举措。例如,在区县图书馆和部分街道的63家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读者可借阅63家图书馆中任意一馆的图书,还书时到离家最近的网点归还。截至目前,图书通借通还近7万册。首都图书馆联盟还推动国家图书馆与首都图书馆的读者实现相互认证,实现授权数字资源的共享,逐步实现文献通借通还。此外,持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的读者,还可通过登录“一卡通”网站,使用国家图书馆授权开放的数字资源。同样,持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的读者,可登录国家图书馆网站,享用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的网络数字资源。截至目前,有近4万人次通过一卡通网站访问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联盟还积极推动首都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家高校的图书馆,已经初步实现了向社会公众开放,未来,联盟更多成员单位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首都图书馆联盟以自身品牌为引领,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服务能力的新型服务模式。2012年4月21日,联盟举办了“换书大集”,并借助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以联盟名义推出读者周活动,吸引近60万名读者参与。联盟还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加大对基层群众的服务,充分利用20多辆流动车,把图书送到社区、农村、工地、军营、中小学等基层组织。

  记者 罗颖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