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组建起总政治部机关和直属单位组织机构
战争年代,适应当时形势需要,总政治部机构一直比较小。解放战争初期,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总政治部机关绝大多数干部被调往东北等各战略区,留在陕北的只有几名干部,主要负责保管档案资料等工作。1946年11月后,为适应解放战争需要,总政治部陆续调入一些干部,但直到1950年初,仍只设有组织工作、宣传工作两个研究室和一个秘书处,总共只有一二十个干部。这与当时我军根本任务和职能发生历史性转变、开始进行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从相对分散转到高度集中统一的大形势显然不相适应。在既有基础上,重新组建一个机构健全、职能完备、运转顺畅的总政治部,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按照“五湖四海”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配各级领导干部。这是罗荣桓上任后着力抓的第一项工作。1950年,他多次给毛泽东写报告,提出从全军各部队选调干部的意见。根据他的建议,中央军委任命曾在红4方面军、延安总部工作的傅钟和曾在红1方面军、115师、第4野战军工作的萧华为总政治部副主任;之后又任命曾在红2方面军、120师、第1野战军工作的甘泗淇任副主任。筹建总干部管理部过程中,建议任命曾在新四军、第4野战军工作的赖传珠和曾在129师、第1野战军工作的徐立清分别担任第一、第二副部长,之后又建议任命曾在第2野战军工作的宋任穷任第一副部长。对于机关部、处领导和其他干部的选调,罗荣桓明确要求,要照顾到不同的方面军、根据地、野战军和军区、军兵种。他说,干部工作坚持任人唯贤、搞五湖四海,这要从总政做起。这样做,有利于领导机关迅速熟悉和掌握各部队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交流各部队的经验,广泛团结和正确使用全军各方面的干部。
适应任务需要迅速重建新建机关业务部门。在总政治部机关部门设置上,罗荣桓既注意研究我军以往的经验,又注意适应当时军队建设需要实事求是来决策。根据他与傅钟、萧华等研究并报军委批准的机关编制表,总政治部机关除恢复传统的组织、宣传、保卫等部门和秘书长系统外,还增设了文化部、青年部。之后,又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专门成立了政治干部管理部,恢复了敌军工作部。战争年代,我军没有统一管理干部工作的专门机构,筹备成立总干部管理部,是我军历史上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在毛泽东直接领导和赖传珠、徐立清等协助下,罗荣桓把苏军经验与我军实际结合起来,顺利完成了这项使命。1950年9月4日,总干部管理部正式成立。在大力扩建充实机关组织机构的同时,罗荣桓强调要严格控制员额,各部处人员要少到不能再少的程度,以确保机关精干灵便。
适时组建总政治部直属单位。罗荣桓对创办全军性报刊十分重视,上任不久就指示着手筹备。1951年4月,正式创办中央军委机关刊物《八一杂志》。1955年8月解放军报社成立,1956年1月1日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正式创刊。在罗荣桓和傅钟、萧华等领导下,经过紧张筹备,从1950年9月到1951年9月,解放军画报社、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后改称八一电影制片厂)、解放军文艺社、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八一体育工作队等先后成立,成为展示我军形象的“窗口”和开展政治工作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