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1942 饥饿中国》河南首发:唤醒那段衣衫褴褛的记忆

2012-12-10 06:54:40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字号  

关键词

致敬

电影院是一个娱乐、享受精神文化产品的地方。但是《一九四二》这部电影看完后,观众的心情非常沉重。平常我们有很多观众,打电话嗑瓜子,会说笑话,但这部电影开演十分钟,观众都默默无声。我是浙江人,我敬佩河南人的坚韧勇气。我们无以为报,无以向河南人致敬,我们唯以最低的票价,支持《一九四二》这部电影。

郑州市鑫苑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苑士锋

关键词

人性

今天,每个人都在想着吃什么好、吃什么营养、吃什么健康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在1942年有些人在挖树皮,有些人在吃大雁屎,有些人为了一个馒头把自己的亲生儿女卖掉。

大灾面前,活着就是人性,活着才有尊严、有价值。今天通过这本书和这部电影,我对以后的美好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感谢最有担当的商报人,让我们发现了1942。

河南商报总编辑孟磊

关键词

铭记

面对灾难,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我想分享的是关于新闻的。所有的人都知道,记者今天所写的新闻,都会成为明天的历史。但今天不同,我们把一段衣衫褴褛的记忆,从历史的深处唤醒,放到今天的版面上,成为今天的新闻。这让我的感受非同一般。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灾难本身很可怕,但是比灾难更可怕的,是我们对历史的遗忘和麻木”。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大家铭记这句话,让我们共勉。

读者与主创团队交流心得

拿到新书,一位亲历者的家属流下眼泪

“爸爸,什么是1942呀?”新书首发现场,一位小姑娘问。身旁的父亲手里拿着新书,苦笑了一下。和电影中孩子问什么是逃荒一样,历史就这样在一代代人之间传承。

首发式现场,有垂暮老人买书给儿子,有年轻白领买书赠同事,也有人以书为资料写村史;还有读者认真看书,说书中对于蝗灾的描写并不太准确……

传承

希望孩子不忘历史

电影《一九四二》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花枝临别时,把家里的祖宗牌位交给孩子。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新书发布当日一大早,今年69岁的刘善友已经到达现场。

1942年,和很多人一样,他的爷爷带着一家七口人,沿陇海铁路向西逃荒。没有东西吃,爷爷卖掉了两个姑姑,一个卖到咸阳,一个卖到西安。后来通过陕西媒体找到了小姑姑,大姑姑至今没有音讯。“如果人还在,现在快80岁了。”刘善友说,当年大姑姑只有9岁。

“小时候,奶奶常给我们后辈人讲那段历史,说不要忘了咱家还有一个人没有找到。”刘善友买了三本书,他说一本自己珍藏,另外两本他要亲手送给两个孩子,“希望他们也能铭记历史。”

[作者:记者 孟令强 张科峰 王艳艳 李政 实习生 邓飞 王杰 郭清媛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