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精华推荐 > 本地新闻

惠济桥是郑州最古老的石拱桥 至今仍可过载重汽车/图

2012-11-14 07:22:21 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字号  

回忆

带有桥身图案的麦秸草帽曾名扬海内外

81岁的沈小孩是惠济桥村人,讲起惠济桥留存心头的过往,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据老人回忆,在他幼年的记忆当中,惠济桥桥头有石刻二龙戏珠,且桥头两侧分别修建八卦亭,该桥西北处,则有多所建筑于明清年间的房屋,供南来北往的客商们囤货、居住。孩童时代,惠济桥下的河床尚未像现在淤塞掩埋,约50米宽的河面上,经常泛舟荡漾,北至保和寨南抵贾家河。

清朝乾隆十一年,当时的《荥泽县志》赞美惠济桥称:“野店山桥送马蹄,白沙青石洗无泥。泊船秋夜经春草,明日看云还杖藜。”

沈小孩老人说,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惠济桥下河水逐渐断流干涸,这里渐渐就变得荒凉起来,“文革”时八卦亭遭拆除,使得这座古风韵犹存的惠济桥彻底失去了往日风采。

老人说,当年和惠济桥一样扬名的,还有本村居民独有的编草帽,“它取材于麦秸秆,经过心灵手巧的村民一编织,就化身变作了一顶别致的草帽。”每顶草帽上方,都要额外编织一幅惠济桥桥身图案,只有拥有了这个特殊的标记,这顶草帽才算达到生产要求。产品除行销祖国大江南北外,还远销日本、欧洲等国家。

回眸

辉煌惠济桥衍生出“惠济系”

“从目前探寻来看,这座惠济桥称得上郑州最古老的桥。”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汪松枝透露,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惠济桥的历史功用与现代传承展现得非常丰满。他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其运行轨迹就从如今的惠济桥村经过,数百年前,惠济桥下的河流,史料记载名叫通济渠,后来演变叫汴河,明朝又演变作贾鲁河。经考证,当年贾鲁治理的河流,就是惠济桥坐落的这条河,又经过多年的演变发展,大家所指的贾鲁治河,就是现在的贾鲁河了,“两河虽有距离,但是颇有渊源。”

元朝初年,政府疏浚大运河的时候,将此处的弯道取直,不再让其流经河南、安徽境内,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的轨迹。

汪松枝介绍称,也许正因为惠济桥有着显赫的过往,它渐渐成了这一区域的发展地标,衍生出了“惠济系”地名。经考证,惠济桥村及惠济区名称的由来,追根溯源,都显现出惠济桥的气息。3年前,惠济桥被列入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对它的保护开发随即启动,“去年4月到6月,我们组织人员、车辆,对惠济桥南侧河床淤积处进行了挖掘。”汪松枝说,之所以这样大动干戈挖掘,是想把存留几百年的惠济桥全貌及当年的场景,尽可能地展现给民众。

[作者:记者 郭致远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