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地震,你要赶紧跑到开阔的空地上,找其他的叔叔阿姨帮忙,记住了吗?”爷爷指着宣传展板,向孙子讲述着地震发生时的逃生自救方法。
11月6日上午,为了普及防震减灾常识,同时纪念澜沧、耿马地震发生24周年,由云南省地震局、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等单位在昆明市南屏步行街联合开展“防震减灾,关爱生命”主题活动,向市民宣传防震、避震常识,这是《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实施后第二个防震减灾宣传日。
现场发放小宣传册
在活动现场,为达到宣传效果,主办单位制作了20块展板,向市民发放宣传册宣传普及防震、避震常识以及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很多市民前来领取宣传册,还纷纷在展板前驻足。“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可以从宣传册和展板上学到很多自救互救的知识。”唐师傅正在看自救互救知识展板,“我和家人都没有经历过地震,若是地震来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上了。”
领到宣传册的杨小姐也告诉记者,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很重要,“都是为自身的安全考虑,需要具备一些相关的知识。但是我们现在有的都只是理论性的,不知道到了实际当中能不能处理得好。”
计划建地震模拟馆
在活动现场除了知识普及,还有消防员讲解介绍应急救援设备。“这个是热成像仪头盔,主要是用于火灾现场,浓烟很大时候的人员搜救,头盔对有生命、发热的物体进行感应,再把图像传到显示屏上。”参加过云南彝良地震灾区抢险救灾的消防队员朱建峰向前来观看的市民介绍展示应急救援设备。
“我们将创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的方式,计划建设地震模拟馆、数字科普馆,让市民亲身体验地震和逃生场景。”在活动现场,云南省地震局科技处处长张俊伟说,未来市民将有机会亲历模拟地震和体验网络仿真逃生。
对话
省地震局科技处处长:地震监测预报像癌症 准确性预报有一定困难
云南是地震多发地区,1900-2008年,云南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20次。那么我省的地震的监测预报能力如何、接下来还将有哪些新的措施增强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记者采访了云南省地震局的副局长王彬和科技处处长张俊伟。
记者:我省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是怎样的?又如何运作?
省地震局副局长王彬:一是地震监测预报系统比较完备;二是震灾预防,包括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公共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和管理等;还有就是地震紧急救援。这三方面的工作都是以科技创新来引领的,所以称之为3+1体系。另外,我省的16个州市都建有地震工作机构,进行地震监测和知识普及等工作,这个在全国来说都是最完备、最全面的。
记者:民众对于地震的监测预报抱有很大的期望,目前政府能做哪些工作?
省地震局科技处处长张俊伟:不可回避的是,地震监测预报和癌症一样还是世界上的一个还未攻克的难题,作为地震的相关部门还在继续努力。能够确定的一些地震情况,肯定会根据监测预报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预报,组织相应的准备工作。虽然目前准确性的预报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政府部门一定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记者:接下来针对群众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还会做一些什么工作?
张俊伟:目前防震减灾宣传馆仅限于静态的展示科普知识,所以我们也在探索一些新的方式,创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的方式。将在现有的一些科普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地震模拟馆,让民众可以亲身体验地震发生时的一些情况,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能会变成是常态化的;另外,我们还有计划建设数字科普馆,就是在网络上建设地震逃生的仿真馆,市民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地震逃生演练。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民众在真正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逃生的几率更高。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