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精华推荐 > 社会

白岩松:韩德强教授打8旬老人耳光 其实是另一种汉奸

2012-09-27 16:29:58 来源: 央视
字号  

  接下来有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过去曾经也有过类似的行为,但是总是没有这一次如此旗帜鲜明把犯罪从爱国当中择出来,总有点不了了之或者说法不责众的意思。“法不责众”的确在我们的人群当中遗留了很久的一个非常不好的一种说法,因为它是反法律的,不是依法治国的一种体现。但是请注意“法不责众”在过去没有互联网、没有照相机、没有摄像头、没有街上探头的时候,的确有的时候法很难责众,因为你择不出来到底是谁犯罪了。但是我们看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用的词叫法可“择”众或者法能择众,“择”是选择、筛选出来,陆续再看,我们很多这次所谓的通缉犯罪嫌疑人或者说捉拿犯罪嫌疑人都来自于现代的记录手段,不管是街上的探头或者围观群众的手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等,包括利用现代互联网的手段,今后想以“法不责众”蒙混过关越来越难了,请记住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新的时代,就是法可择众,你的犯罪是可能会从众人当中择出来的,人多,不会成为你犯罪的保护伞,这点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接下来去看一位教授的表演。这位教授在反日游行当中,打了80多岁的老人两记耳光,似乎还显得非常地理直气壮,我们是不是也该探讨探讨他的行为。

  解说:

  今年9月18日,在北京的保钓游行活动中,因为观点不和,队伍中一位八旬老人被人殴打,随后有人指认打人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韩德强。9月19日,韩德强证实了确有打人一事,还表示说自己曾两次扇该老人耳光,老人也有动手,并称这个老人是“汉奸”,收拾他合情合理。同时韩德强还在微博中声明,今后如果在游行队伍中遇到这样的“汉奸”,该出手时我还会出手,犯了法的,我认罪伏法,但绝不认错。

  白岩松:

  “汉奸”这个词满天飞,似乎成了想要拿出来攻击别人最有力的武器,其实这也是一种语言上的暴力。谁是汉奸呢?当你作为一个大学的教授去打80多岁老人两记耳光的时候,其实是另外的一种汉奸,你让所有的人感到蒙羞,你也让很多的中国教授会感到蒙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韩德强这位教授,他自己声明:我忍无可忍,不能再忍,宁可为此被拘留。法律现在好像还没有满足他这样的愿望。

  接下来连线法律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的曲新久。曲教授,您好。

  曲新久:

  您好。

  白岩松:

  怎么界定韩德强教授的行为?

[作者: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